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處女『還原『誰為安全埋單
2004-11-18 10:00:3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1月18日電 近日,有市民給記者打來電話,訴說了自己的擔懮:『我是一個24歲女孩的母親。一天,無意當中我看到女兒的日記本裡夾著幾張小廣告,真是一看嚇一跳,那些廣告都是關於「處女膜修復」的,我不知道女兒小小年紀怎麼會對這個感興趣……』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處女膜修復』這個羞答答的字眼,開始明晃晃地登上了許多醫院、美容院的宣傳廣告。記者看到,在某公交車裡的一本免費雜志上,明確標明此類項目的就有十個之多;在報紙、網站上,『人造處女膜』的廣告更是層出不窮。

    那麼,『處女膜修補術』到底是什麼樣的手術?又是誰在消費這樣的手術?這樣的手術又會給人的身心帶來怎樣的傷害?記者連日來對這種能『還原處女身』的『處女膜修復術』進行了一番跟蹤調查,對其中的問題予以揭露,也希望給年輕女性提個醒:還原自己時,小心被傷著。

    網上、公交車上、校園裡,修復手術廣告泛濫,它誘惑著一些年輕女性。

    在哈爾濱市一些高校的女生宿捨樓外,修復廣告像『牛皮癬』一樣玷污著人們的眼球,大部分女生對此很氣憤,她們認為這是在污辱女性。但仍有一些女生經不住這種天花亂墜的廣告的誘惑,結果被人猛『砍』一刀。

    11月8日上午,記者按照廣告上提供的地址,來到了位於哈爾濱市道裡區的一家醫院婦科,在這裡遇見了22歲的大學生曉琪。

    曉琪很坦誠地告訴記者,她就是反復看到這家醫院登的廣告纔找上門來的,她說:『我上大四了,不久前,我和相處3年多的男友分手了。這之前,我們同居過一段時間。我就快大學畢業了,一切都將重新開始:新的工作、新的生活。我也知道,現在的男人都很「自私」,如果將來的男友知道我不是處女,肯定會很麻煩。我看了許多關於「修復處女膜」的廣告,還聽我室友說有別人也做過,我纔動心的。我也想把自己「還原」,一切重新開始……』

    在診室裡,醫生對看起來有些緊張的曉琪說:『姑娘不用怕,這是很小的手術。像你這麼大的學生做得最多,我們是很有把握的。就是用一根「可吸收修補線」將處女膜縫合起來。大約30分鍾能做好,可以「全麻」也可「局麻」,一點兒不疼,可以隨做隨走。』

    曉琪問到價格,這位醫生慢聲細語地說:『700元打底兒,3000元封頂。具體多少,要看你自身受損的程度。』

    當醫生說她做需1500元錢時,記者都被這個『天價』嚇著了,但曉琪只是猶豫了一下,便隨著醫生進入了走廊盡頭的那個總是緊閉著門的手術室。

    記者調查——

    記者又試著打過許多廣告上的聯系電話,發現只要是廣告上標有『婦科整形』字樣的,一定都有『處女膜修復』項目。許多醫院和美容院的接待人員為了拉住記者這個顧客,故意說:做這個手術的人每天都有,須提前預約。並且承諾:可保證『一醫一護』,保護個人隱私。問及價格,她們的『口徑』也十分統一,都說要根據每人的實際情況來定,如果是學生做,還可以適當打打折……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各個醫院的收費標准都不大相同,但都在3000元以內。那麼這種手術的成本又是多少呢?有醫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處女膜修補術一般只需幾元錢麻藥、價值100元左右的『可吸收修補線』一根,然後則是醫生的手術技術費。這樣算下來,做一個人工『處女』的成本費大多在200元以內。

    一些女性明知醫生在漫天要價,但由於這種事畢竟有點見不得人,她們也羞於與人討價還價,便伸著脖子等著挨宰。

    她們都是偷偷摸摸地來,悄無聲息地去,所登記的姓名、地址都是假的。一旦發生問題,只能吃啞巴虧。

    在一家私企做翻譯工作的曉芳,打算下個月結婚。為了生活的重新開始,曉芳選擇了處女膜修復。她對記者說:『本來,我並不看重這個,更沒有想過要做什麼修復手術。但我一位好友的遭遇,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她去年結的婚,可是半年不到就離婚了,原因就是他丈夫嫌她不是處女。她當時傷心得不成樣子……後來她偷偷告訴我,男人都是「較真兒」的,即使當初他原諒了你,但只要兩人之間一有摩擦,他都會「舊事重提」,女人一旦被揪住了把柄,就處處矮人一頭……勸我趁現在還沒有結婚,趕緊去做個手術,以免將來麻煩。面對愛人,面對社會,這種做法也許是不真實、不誠信的。但對於很多像我這樣的女人來說,這樣做是無奈也是現實。』

    在哈爾濱市南崗區一家醫院的整形美容科,醫生輕松地告訴曉芳:『我們這有兩種處理方法,但無論哪種,絕對和真的一樣。放心,我肯定會對你認真負責的……』

    可這些醫生真的能負責嗎?

    今年春天,孟繁旭律師事務所邵曉艷律師曾接觸到一個關於『處女膜修復』的糾紛,當事人曉麗是一名白領。曉麗在與前男友分手後,心裡一直有一個陰影,就是她曾經和前男友同居過。後來,曉麗結識了新男友阿江,於是在朋友的陪同下來到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的一家醫院美容科花2000元錢做了處女膜修補手術。院方給曉麗出具了一張簡單收據,收據上只標明是『手術費用』,其他項目都是空白,由於緊張,曉麗沒有細看就匆匆離開了。

    術後兩個月,曉麗與阿江甜蜜地結合了。然而令她大失所望的是,她所期待的『見紅』沒有出現。就在她決定向醫院討個說法而向律師諮詢的時候,纔知道,由於醫院開具的收據不正規,她的賠償要求是很難實現的。

    記者調查——

    在很多人看來,『處女膜修復』總是難以啟齒的事情。采訪中,一些醫院的婦產科醫生也告訴記者,幾年前,只有很少的人做這種修復手術。近兩年人數開始?昇,大學生、白領佔有很高的比例。她們來的時候大都是偷偷摸摸地一個人,很少有人陪著。有的人要在門診前徘徊很久纔肯進來,所登記的姓名、地址也都是假的。

    這些女性自以為這樣就可以為將來的婚姻『上保險』,但誰又能給她們『上保險』呢?大家都知道,凡是手術都存在一定的風險,而且,這些醫院正是抓住這些女性害羞、怕見光的心理,不設詳細的病例,也不出具正規的票據,出現問題,使你無處可訴。

    選擇小醫院或美容院,避免『人多眼雜』的同時也與健康隱患為伴。

    11月9日,記者來到了道外區一家醫院。這家醫院的地理位置十分偏僻,很不好找,進了門之後感覺得十分冷清。在簡陋的婦科診室裡,記者見到了農村姑娘曉翠。

    曉翠21歲,來哈爾濱市打工已有4年時間。在這期間她與一位老鄉談戀愛,並發生了性關系。後來,老鄉為了留在城裡而和別的女人結了婚。前不久,曉翠的父母在家鄉給她找了個對象,曉翠准備年底回家結婚。『可是,我已經不是處女了,農村人很看中這一點……』曉翠小心翼翼地對記者說。

    考慮到價格,曉翠不想做手術。於是戴眼鏡的女醫生又介紹了兩種更簡便的方法:用膠粘或是購買人造處女膜。她建議曉翠用人造處女膜,說著,便從抽屜裡拿出了一個紅色的藥盒。

    記者看到,藥盒上面寫著『人造處女膜』幾個大字,裡面是一個扁扁的紅色塑料包裝,重量很輕,還配有詳細的使用說明書。醫生告訴記者:『用這個就簡便多了,這裡面是一片人造黏膜,到時會產生和血液一樣的顏色和效果。』經過討價還價,曉翠和醫生以400元的價格成交。這位醫生還提醒曉翠說:『我這裡賣的是正規廠家的正規產品,別的地方有200元就能買到的,那些都是三無產品,用出問題可沒人負責,你可不要上當。』

    記者調查——

    記者隨後來到了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整形外科。在這裡,記者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來這種大醫院做處女膜修復的很少,據了解,一年只有幾例。而大多數的人都選擇小規模醫院甚至美容院,其主要原因是大醫院來來往往的人多,不利於保護隱私。

    一位醫學專家列舉了人造處女膜可能帶來的多種危害:由於其質地比較粗糙,容易導致陰道壁劃傷,血管大出血;由於衛生太差,容易帶來霉菌炎、滴蟲病、淋病甚至盆腔炎、敗血癥等等;由於裡面液體來源不明,破裂後可能產生化學反應,灼傷陰道,引發不孕,帶來終身痛苦。

    一些社會學家對此發表見解,他們認為『人造處女膜』是一種虛偽和欺騙,它除了帶給我們不誠實、不信任、不可靠等讓人懮心忡忡的否定外,還帶來精神上的受傷,感情上的裂痕,愛情上的失敗。一些年輕女性性觀念很開放,對發生性行為往往感到無所謂,甚至認為這是一種潮流,然而一旦到了談婚論嫁之時,她們又會忽然間變得很傳統,這種極度的轉變,說明了一些女性浮躁的情緒與不成熟的心態。

    『處女情結』雖然表明了男權思想的無處不在,但作為女性也要自尊自愛,不要輕意付出,因為即使過後可以『還原』,但修補的人生總會有缺憾。而且,一旦染病,會給自己造成終身遺憾。(文中人物為化名)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