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9日電 中國造血乾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黑龍江分庫自2003年5月8日成立以來,至今只有5000多份人類組織相容性抗原(HLA)分型資料入庫,數量還遠遠不能滿足本地區臨床需要。這是日前記者從中國造血乾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黑龍江省管理中心獲悉的。
中國造血乾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成立於1992年,此後運轉一度停滯,至2001年重新啟動,至今有HLA分型資料入庫20萬份(一人一份)。該資料庫下設27個分庫,其中江蘇、北京等省市分庫的庫存分別超過萬份。由於非血緣關系的供受體HLA的相合概率為四百分之一至萬分之一,所以一個分庫庫存至少要有30萬份,纔能滿足本地區的臨床供應。迄今為止,黑龍江省采集造血乾細胞志願者血樣近10000份,有5000多份HLA分型資料入庫,共有10人初配成功,其中僅2人正在進行高分辨檢測,8人由於多種原因終止捐獻。
據了解,造血乾細胞移植主要用於治療白血病。目前,我國每年需要做乾細胞移植手術的病人有上百萬人,其中每年需做乾細胞移植的白血病人約4萬人。以目前的庫容,我國尚有70%的患者正在等待相同分型的乾細胞供者。再加上東西方人種的差異,很難從歐美國家造血乾細胞庫獲得我們所需的配型資料。為此,建立中國人自己的骨髓庫,進行造血乾細胞移植,是挽救患者生命惟一的希望。
黑龍江省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約1400人,幾家乾細胞移植醫院的供體基本都來源於外省。為補充黑龍江省造血乾細胞志願捐獻者資料的不足,建立一個有臨床意義的資料庫,迫切需要龍江人都能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