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2日電『本店招聘優秀服務員、傳菜員,底薪700元+瓶蓋+獎金』。近日,在哈爾濱市一家酒店門前貼出了這樣一則招聘廣告。『瓶蓋』為何能成為工資的一部分?記者采訪發現,『瓶蓋提成』只不過是酒店酒水暴利的一個組成部分,經銷商、酒店通過種種手段抬高酒水價格使消費者花了很多冤枉錢。
15日,記者以求職者身份走進了這家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天順街的酒店。一位負責招聘的女士告訴記者,如果應聘者能夠成為優秀服務員,就可以享受『底薪700+瓶蓋+獎金』的工資待遇。當問到『瓶蓋』怎樣算錢時,該負責人說,只要能在顧客就餐時推銷出像五糧液、水井坊、茅臺這種高檔白酒,酒店就會把瓶蓋回收價格的50%給服務員。記者了解到,哈市酒店瓶蓋的回收價是白酒經銷商給酒店的『返點』,為推銷價格的15%到20%。經銷商向酒店推銷一瓶100元的酒,『瓶蓋費』就是15元到20元左右,酒店從中提出一半給服務員。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哈市一些大中型酒店酒水價格明顯虛高。據賓縣一家規模較大的酒廠的銷售副總王某講,他們廠的產品每瓶的成本價為10多元,出廠價為20元,在酒店至少賣到60元。一樣的酒,他們給酒店和超市的價格是不同的,分別按供貨價結賬。一種最近推向市場的品牌酒,出廠價每瓶20元左右,由於包裝得比較精美,在酒店裡被賣到200多元一瓶。低成本,高定價,大力度促銷,這是酒水在酒店銷售的普遍法則。
某白酒代理商算了一筆賬:酒廠把5元左右一瓶的酒賣給經銷商,經銷商會以30元的價格送到酒店。這其中有25元的差價,包括酒店服務員的『瓶蓋費』,促銷禮品費和進店費,最終經銷商一瓶能賺到3元左右。而酒店老板根據酒店的檔次不同按60%至200%加價。於是,出廠價5元一瓶的酒到消費者手裡就要被賣六七十元甚至更高。
由於酒水中含了『瓶蓋費』,同種類型的白酒在酒店的價錢往往會比在超市高出幾十元到上百元。記者在走訪哈市一些大型超市後發現,以『小糊涂仙』為例,在超市,52度的『小糊涂仙』每瓶被賣75元至80元,在中檔酒樓可以被賣到138元,在五星級酒店,價格還可以往上翻。但在批發商手中買,消費者花60元就可以了。據統計,『小糊涂仙』多數是在中高檔酒樓被消費掉的。
目前,在哈市各大酒店,『瓶蓋費』現象有增無減,使得酒類價格包含了許多不合理的成分,老百姓在喝酒時多掏了腰包。哈市工商局公平交易處有關人員告訴記者,這種吃『回扣』的『瓶蓋費』,實際上是一種商業賄賂行為,工商局一直在查處這樣的事,由於這樣的『促銷』都是在暗中私下進行的,收集證據比較困難。但一經查實,工商局將對相關企業給予相應處罰,情節嚴重、數額巨大構成犯罪的將移交公安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