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省可再生能源利用遭遇成本瓶頸 開發率僅為13%
2004-11-23 09:40:3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3日電 清潔型、多樣化已成為當今世界能源發展的潮流。黑龍江省也在大力開發水能、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力圖改變火力發電『一柱擎天』的電源結構。然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成本較高,加上高成本不能被合理分攤,造成黑龍江省能源結構一直保持火力發電佔90%以上的局面。

    據報道,歐盟計劃到2010年新能源提供的電力比重將從目前的13%提高到22%。我國的2010電力遠景規劃也注明,到2010年,電力結構是:煤電佔80%、水電佔近15%、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只佔0.4%。

    黑龍江省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實施方案也提出,今後要逐步提高水電、風電、天然氣等新型潔淨能源發電的比重。到2003年底,黑龍江省1178.96萬千瓦的發電裝機容量中,火力發電佔到93.26%,水力發電佔6.74%,風能、太陽能轉化電能基本上還是空白。最近,黑龍江省一大批坑口電站紛紛上馬,火電比率有進一步提高的趨勢。

    為何要調整電源結構,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呢?據有關專家說,煤炭等傳統一次性能源的儲藏量有限,且其開發利用對環境污染極大,而水能、風能和太陽能可再生能源可以永續利用,且對環境負作用相對較小。

    據了解,按照目前的技術水平,每發出1千瓦時電能,常規燃煤發電要排放二氧化碳964噸。可再生能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分別為:小水電10噸、風能發電7噸、大型水電4噸、太陽能3噸。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的危害性是眾所周知的。

    黑龍江省水能、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較為豐富。我省水力資源的一組最新數據表明:全省理論總蘊藏量9878.18億千瓦,在全國佔居第13位,在東北電網覆蓋的4省區為第1位,但已開發量為第3位,開發率僅為13%。

    火力發電具有建設周期短、投資少、建設成本低等優勢。由於黑龍江省枯水期較長,水力發電站的年發電量較低,因此,雖然水電成本只有火電成本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是,建設投資成本高。而且水電建設成本需要由電網分攤,並進而傳遞給廣大電能消費者,纔能使水電項目有還本付息能力。目前,這種分攤機制在我省並不健全,因為有關方面無法從中受益,所以積極性不高。

    從技術角度上看,風能和太陽能轉化成的電能成本比水力發電成本還要高,更不具有比較優勢。於是,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便成了大眾的『畫餅』、能源開發公司的『雞肋』。

    專家呼吁,要改變目前以火電為主的能源結構,必須走出先污染後治理、拼資源拼能源的老路,有關方面應積極引導,在健全能源管理體制、建立成本的分攤機制、加大技術研發、土地稅收等方面給予政策性支持及在拓寬融資渠道等方面給予更多扶持。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