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11月27日電 中國最東北的省份黑龍江將於12月1日啟動『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工作。由藍、黃、橙、紅色分別代表災害性天氣程度的標識將幫助社會公眾更好地把握『風雲變幻』。
記者從黑龍江省氣象局了解到,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是指有發布權的氣象臺站為有效防御和減輕突發性氣象災害面向社會公眾發布的預警信息圖標。預警信號由名稱、圖標和含義三部分構成,分為暴雨、高溫、寒潮、大霧、大風、沙塵暴、冰雹、雪災等11類;按照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依次為藍、黃、橙和紅分為四級,同時以中英文標識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
黑龍江省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將及時、准確地發布預警信號,並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更新或解除預警信號。預警信號將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手機短信或位於城市顯著位置的電子顯示牌等渠道向社會發布並提供防災辦法。氣象部門還將根據這個省的氣候特點制定特有的氣象災害標識,如冬季的持續低溫等,並修改暴雨、高溫等幾種氣象災害標准。
黑龍江省氣象局業務科技處負責人那濟海介紹,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是由世界氣象組織規定的國際通行標識,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國家在幾年前已經實施相關信息的發布。隨著中國社會對氣象防災預報能力的提高和可視化媒體的普及,『以人為本』的氣象服務成為公眾和諸多行業的熱切需求。對於黑龍江省這樣一個地處高緯度的國家重要糧食產區和大林區,冬季持續低溫、夏季暴雨、春秋大風等災害性天氣等氣象預報與經濟建設和群眾生活緊密相聯。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每年與氣象原因相關的災害損失佔到所有自然災害損失的70%左右,提高氣象災害的預報能力、完善預警機制成為減少氣象災害損失的重要途徑。北京、上海、廣東等地近兩年已經開始了相關信息的預報,中國氣象局指定的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實施辦法於今年10月開始實施。
啟動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發布,對於提高氣象預警信息的使用效率,有效防御和減輕氣象災害,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