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11月26日電 鐵道部官員26日說,中俄兩國鐵路部門已商定繼續協調擴大口岸通過能力,保證俄羅斯通過鐵路出口到中國的原油運量2005年不少於1000萬噸,從2006年起至少達到1500萬噸。
這是中國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與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總裁法捷耶夫25日在北京舉行會談,並簽署《關於加強合作問題的會談紀要》的主要內容。
鐵道部有關官員說,雙方就進一步深化鐵路合作、提高鐵路外貿貨物運量、發展鐵路口岸和優化聯檢部門工作等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並達成了廣泛共識。
據介紹,會談正式確認了將中俄鐵路口岸貨運量由目前的2000萬噸提高到2010年的6000萬噸,其中經滿洲裡-後貝加爾口岸3000萬噸,經綏芬河-格羅傑科沃口岸1500萬噸,經二連-納烏什基口岸1500萬噸。
為實現這一目標,雙方商定2005年至2006年將繼續協調擴大口岸通過能力,保證俄羅斯出口到中國通過鐵路運送的原油運量2005年不少於1000萬噸,從2006年起至少達到1500萬噸;從2005年起,將滿洲裡-後貝加爾口岸寬軌列車日交接數量由目前14對提高到20對,綏芬河-格羅傑科沃口岸由目前10對提高到12對。
據悉,雙方還相互通報了各自所采取的提高口岸和後方通道通過能力的具體措施、遠景規劃與完善口岸信息平臺的情況,以及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法捷耶夫提出了今後幾年雙方在增加石油運量、集裝箱運輸、發展口岸站、進行科技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意向。中方原則同意俄方提出的組建集裝箱合資企業和合作組織中國-俄羅斯-歐洲旅游列車的建議。
據介紹,兩國外貿和聯檢部門對中俄兩國鐵路有關2010年貨物運量目標的意見表示贊同,表示將與鐵路部門密切配合,建立協調機制,提高進出口貨物驗放速度。
劉志軍與法捷耶夫還共同簽署《中國鐵道部和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鐵路客貨運輸合作協議》和《中國鐵道部和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關於發展集裝箱運輸合作的協議》。鐵道部官員說,這兩個協議將有利於中俄兩國鐵路保持和發展長期、穩定的互利合作關系,有利於推動集裝箱運輸領域的合作,促進雙邊貿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