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0日電 經過黑龍江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黑龍江省奶業條例》,即將於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對奶業的生產、收購、加工、銷售、服務、監督等各環節均做出了明確的法律規定,對規范我省奶業市場、促進奶業健康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奶牛要『上戶口』
社會現象:46歲的李揚是林甸縣的農民,看到同村很多人發了牛財,2000年,也花高價買了頭母牛。轉年,母牛添『女』。由於沒有登記『父親』的『名字』,2003年小牛在配種時,依然使用了父親的凍精。結果胎死腹中。
《條例》規定:第八條奶戶、場應當建立奶牛檔案。縣級以上畜牧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委托奶業協會對良種奶牛進行系譜登記。
第九條縣級以上畜牧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奶牛繁育體系建設,制定並實施科學的奶牛群體改良計劃,指導奶戶、場采用優良品種,通過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措施,增加高產、優質奶牛數量,提高奶牛遺傳質量。
黑龍江省政府法制辦張英文:奶牛系譜即記載祖代血緣關系及祖代生產性能繁殖狀況的表格。黑龍江省目前奶牛飼養規模小、散戶多,多數奶戶、場未對奶牛進行登記,沒有建立能指導選種選配的奶牛檔案系譜。通過系譜登記開展選種選配,可以防止近親繁殖,杜絕雜交亂配,實現優良基因的合理配置,提高奶牛的個體機能和種群的整體質量;通過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措施,可以增加高產、優質奶牛的數量,提高奶牛後代的遺傳品質和全省奶牛的整體生產性能。
保障奶戶利益有法可依了
社會現象:由於有些乳品加工企業沒有奶源基地,到處流動收購生牛奶,產奶旺季惡意壓等壓價,產奶淡季隨意提高價格,惡意競爭,造成奶源大戰。有一些流動收奶的企業,先以高價和快速支付奶資的手段來吸引奶戶,然後逐步延長支付奶資時間,直至以各種理由拒付奶資。
《條例》規定:第十七條鼓勵企業投資建設奶源基地。對於企業直接投資扶持的奶戶、場,雙方應當嚴格履行合同的約定,建立起緊密的供需關系。
第二十二條企業或者奶站與奶戶、場應當簽訂購銷合同,購銷合同應當載明下列主要內容:履行地、履行期限;一定期限內的購銷數量;收購標准;計價標准;結算方式;運輸方式;合同變更和解除的條件;供求雙方違約責任及爭議解決方式。省奶業協會負責提供全省統一的生牛奶購銷合同樣式文本。
奶站市場准入門檻高
社會現象:一輛馬車 一只塑料桶=一個流動收奶站;一間房 幾個簡易榨奶機 幾只桶=一個奶站。這樣的情景在我省農村並不少見。
《條例》規定:第二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奶業發展實際,對奶站的設置進行科學規劃和合理布局。在同一村屯或者奶牛小區已經建立了奶站,經批准再建設奶站,不得低於原有奶站的規模和標准。
第三十一條未經批准設立奶站、奶點的單位和個人以及新建奶站不符合本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建站條件的,不得收購或者銷售生牛奶,企業不得收購其銷售的生牛奶。
『奶協』有了『尚方寶劍』
社會現象:奶協,具有人纔、技術優勢,以及橫向聯系廣、產業跟蹤能力強的特點,然而,受多因素的影響,黑龍江省各級奶協的作用並沒有很好的發揮;由於一些奶戶不知奶協為何組織,使得奶協的工作難以開展。
《條例》規定:第八條規定,縣級以上畜牧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委托奶業協會對良種奶牛進行系譜登記;第二十二條規定,奶協負責合同格式文本;第三十五條規定,省奶業協會可以根據本省不同地區的生牛奶銷售和收購的實際,按照維護購銷雙方共同利益的原則,不定期發布不同地區的生牛奶購銷參考價格。
省畜牧局畜牧處副處長、省奶業協會秘書長王存國:奶協是連接奶農、企業和政府的橋梁和紐帶,具有協調、服務、維護、自律等職能。它作為中介組織能公正協調各方利益,把奶業養殖、加工、銷售各個環節組織起來,更好地維護各方利益,成為行業代表,並能夠發揮對行業的自律作用,規范企業行為,增強企業和奶農的守法意識,更好地為企業、消費者和政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