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大學生艾滋村任教獻愛心
2004-11-30 10:15:1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何建章與愛滋孤兒合影

    東北網哈爾濱11月30日電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還未到來,黑龍江大學學生們組織的系列關愛艾滋孤兒活動已經開始。最引人注目的是這項活動的發起人何建章,這個18周歲的福建青年在半年前主動休學,到河南省加入了民間救助艾滋孤兒組織——『東珍學校』。

    28日下午,在黑龍江大學的大學生活動中心,記者見到了何建章。他正在制作代表關注艾滋病的國際性標志———紅絲帶。何建章說,今年2月,他看到一篇關於中科院在讀碩士生李丹在河南創辦『東珍學校』的報道,受到極大的震撼。經過深思熟慮,他下定決心前往河南艾滋村與李丹一起救助艾滋孤兒。

    何建章生於福建漳州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生活條件比較貧困。決定休學後他返鄉告訴父母,說自己要休學進行一年的支教工作,隱瞞了前往艾滋村的情況。到達河南商丘後,他很快融入『東珍』這個特殊的家庭。在東珍納蘭兒童心理研究所的網站上,記者看到何建章是5名組織成員之一,也是最年輕的一個。何建章告訴記者,『東珍』的教學條件比較簡陋,組織成員和志願者住的都是上下鋪的鐵床。初到河南的第一個月,由於空氣乾燥無法適應,他每天凌晨4時都流鼻血。

    何建章說,艾滋孤兒是艾滋病感染者遺留的孩子,不都是艾滋病感染者,其中多數孩子都很健康,『東珍』收留的十多名孩子只有一名是艾滋感染者。可這些孩子不僅失去了讀書的機會,連生活也成了問題。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所在村的村民,一旦得知有關的病情就排斥他們,使這些孩子的心靈受到嚴重的傷害。他在『東珍』的工作是給這些孩子上課,前往艾滋村實地考察對艾滋孤兒進行統計,並給這些無辜的孩子提供精神上的幫助。他在河南艾滋村考察時,接觸了一些感染艾滋病的孩子,他盡量不讓孩子感到差別,希望經過這樣不斷溝通,使那些感染艾滋的孤兒逐漸接受別人。

    在黑龍江大學的青年志願者協會裡,一些大學生正在緊張地為艾滋病圖片展及何建章的經歷報告會做准備。志願者協會的會長王鑫說,何建章的報告可以讓很多會員了解艾滋孤兒的狀況,他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更多的學子和市民關注幫助那些需要呵護的孩子,讓這些過早飽嘗痛苦的孩子們感受到更多的溫暖。

    背景鏈接:據國家衛生部公布的2003年統計,中國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約84萬人,其中艾滋病病人約8萬例,艾滋病已波及31個省市區,艾滋病病例報告數呈明顯上昇趨勢。另據東珍納蘭兒童心理研究所統計,目前我國艾滋孤兒比較集中的地點是河南省,起因是1992年河南興起賣血風潮,1995年達到了高峰,大約100萬農民由此感染艾滋病。至今這些農民有很多已發病死亡,從而留下艾滋孤兒。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