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日電近幾年來,黑龍江墾區始終不懈地堅持實施農業標准化生產,全面貫徹落實標准化生產的各項措施,促使農場糧食生產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2004年,全局糧豆總產預計可達到1050萬噸。
加快農業標准化生產示范基地建設
標准化示范基地建設是農產品無公害綠色生產的基礎,按照市場引導和龍頭帶基地發展原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確定綠色有機農業發展重點,以龍頭企業為核心,規劃安全優質農產品種植、養殖生產區和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分期分批建立一批部(省)級無公害、綠色食品及有機農產品標准化生產示范基地。通過示范帶動和基地建設規模推進,實現墾區主要加工原料、供應城市消費的食用農產品和出口農產品標准化生產和基地供應。
據農民日報消息稱,示范基地建設重點要做的工作:一是從源頭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關,制定完善用藥用肥措施,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應用生物防治和機械防治病蟲草害的技術,提高施藥機械標准化水平,推行生產者農業投入品使用培訓制度;二是提高農業標准化生產水平,認真執行安全農產品生產技術操作規程,使生產標准落到實處;三是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建立基地的生產技術檔案和企業的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四是積極推廣農、牧、漁相結合的生態農業立體生產模式,堅持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平衡施肥等培肥地力制度。
注重產地環境和農業資源保護。黑龍江寒地黑土特有的農業生態環境是北大荒一筆最寶
貴的資源和財富,在農業生產中要珍惜和保護,北大荒人在潔淨的土地上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下,用清潔的方式生產安全優質食品是黑龍江墾區最突出的特色經濟優勢和最大的市場競爭優勢。依照國家頒布實施的《農業法》、《環境保護法》和《清潔生產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繼續加大農田環境污染治理力度,推廣農業清潔生產技術,改進種植和養殖技術,實現農產品的優質、無害和農業生產廢物的資源化,防止農業環境污染。建立非轉基因農產品保護區,保護農業資源和生物安全,防止轉基因污染。
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項目資金。總局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項目資金,對部(省)級項目給予資金匹配,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項目建設給予補貼。一是重點建設和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安全優質農產品生產龍頭企業與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二是重點建設墾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和信息服務系統;三是重點建設綠色、有機農業生資基地,為安全農產品生產提供有機生物肥料,綠色農藥、綠色飼料及飼料添加劑;四是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項目投入,研究開發農產品無公害生產的新技術和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