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解放軍報:碧海藍天寫風流 『海天鯤鵬』為祖國建功
2004-12-01 10:40:17 來源:解放軍報網絡版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月1日電魏明軍,海軍上校,北海艦隊航空兵某飛行團團長,黑龍江牡丹江人,1.80米的個頭,洪亮的嗓門,豪爽的性格,典型的東北漢子。入伍26個春秋,他執著地熱愛著水上飛行事業。他的身影出現在國產首架水上轟炸機的定型試飛、大興安嶺滅火試飛、黃島油庫滅火和一系列海空演習中。他以2次榮立二等功、5次榮立三等功的驕人業績,獲得『功勛飛行員』榮譽稱號。

    誰說飛機只能屬於藍天?

    你看,茫茫海面上,高速滑行的水上飛機猶如一只神鷹掠水,扯起一道銀鏈,濺開萬朵浪花,頃刻間,展翅高飛、扶搖直上、聲震海天……

    這情景不僅使人想起中國古代哲人莊子《逍遙游》篇中的名句:『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化而為鳥,其名為鵬……擊水三千裡,摶扶搖而上九萬裡。』

    20多年的海天搏擊,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團長魏明軍攻克了水上飛機駕駛、作戰等一個個技術難關,成為一只真正的『海天鯤鵬』。

    投水試飛初展翅

    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人自己的水上飛機研制工作剛剛上馬,驟變的國際風雲就使它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當時的蘇聯專家曾武斷地預言:憑中國的技術和實力,中國20世紀內無法自行研制和生產高性能的水上飛機!但中國飛機設計專家戰勝重重困難,終於在1976年自行設計制造出了我國第一架新型水上飛機。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鏡泊湖畔的一名高中生經常仰望藍天上飛馳而過的戰機,把自己的夢想和水上飛行事業緊緊地連在一起。這名學生就是魏明軍。1978年,他順利通過招飛走進了夢寐以求的藍天方陣。3年後,他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新型水上飛機的理論學習,開始了真正的水上飛行生涯。然而,挑戰也接踵而至:駕駛水上飛機難度很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埋頭』、翻扣,機毀人亡。魏明軍對第一次駕駛水上飛機滑向大海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飛機在海裡像個醉翁,俯仰搖擺。魏明軍使盡渾身解數,也無法穩住飛機。幸好有教員保駕,他纔帶著一身汗濕的內衣回到了岸上。

    魏明軍發狠了:他一次次敲開教員的家門,了解水上飛機性能特點,研究探討水的浮力、流動力和風力對飛機在水上起降滑行的影響;他每天陶醉在海邊細心觀察了解風浪運動規律,一次次地通過模型試驗和實際操作,潛心尋找、體會風浪中起飛的最佳時機。冬去春來,他在大腦裡儲存了無數個修正風浪影響的感覺和參數,以致每次飛行前,只要向大海望一眼,就能從大腦裡迅速提取出相應的修正量。

    魏明軍起飛了,贏得了同批學員中第一個放單飛的殊榮。

    1987年12月,魏明軍第一次接受了高難動作的考驗———新型滅火飛機投水試飛。他冷靜地駕駛飛機從陌生水面起飛。寬闊的湖面上,馬達轟鳴,水面被犁出一道長長的白浪。飛機像展翅的大鵬翩翩起舞。不到20秒,吸水、起飛、水管回收等一系列動作全部完成,飛機慢慢昂起頭,忽而直刺藍天……在預定區域,濃煙滾滾。魏明軍鎖定目標,下降,下降,水門打開———一條幾百米長幾十米寬的白色水簾頓時從藍天傾瀉直下。水龍所指,煙消霧散。

    投水試飛成功,這是魏明軍奮翼展翅藍天的第一個精彩瞬間。

    黃島滅火顯身手

    真正的考驗發生在兩年後。1989年8月12日,一聲驚天巨響讓島城青島震驚:黃島油庫5號儲油罐爆炸!緊接著,又有4個油罐相繼爆炸!

    十萬火急!人們想到了飛機滅火。

    魏明軍主動請纓,勇敢地擔負起駕機滅火的任務。現場指揮為他捏一把汗:火場上空濃煙滾滾,嚴重缺氧,極易造成飛機發動機空中停車;濃煙中的油氣分子與快速飛行的飛機接觸,很可能使飛機起火爆炸;黃島一帶空域復雜,幾根200多米高的煙筒成為低空飛行的攔路虎……

    時間就是勝利,魏明軍顧不了太多。他和機組人員一起,僅用40分鍾就完成了起飛前的所有准備工作。很快,飛機就滿載海水飛臨火場上空。

    第一次投水,魏明軍按指揮部要求,在高度700米時開艙。水幕雖然命中火海,但因為太高,滅火效果不理想。

    第二次,魏明軍向塔臺提出:把高度降到100米!上級沒有同意這一方案,讓他試飛200米。果然,滅火效果有了改善。兩次成功投水給了魏明軍更多的自信。第三次,他把高度降至100米!在這個高度上,飛機被一股股強烈的低空氣流震得顛簸不停,但他處險不驚,兩手緊握操縱杆,保持飛機穩定,將水又一次准確地砸在了一個烈火點上。緊接著,他又向極限挑戰:飛50米、30米!飛機在煙筒柱間作S形穿行,幾乎貼著油罐擦過!6次投水共48噸,次次命中目標,有效地控制了火勢蔓延,受到滅火指揮部的高度贊揚。電視錄像攝下了這組驚心動魄的鏡頭,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0秒到達傳佳話

    1995年10月,青島秋色正濃,一場規模空前的聯合演練在黃海深處悄然上演。

    『砰!砰!』兩顆信號彈昇上天際。兩架水上戰鷹滑向大海,振翅騰飛,向著遠海飛去!

    此時,擔任長機機長的魏明軍心潮澎湃。幾個月前,他和戰友第一次遠海飛行的場面他仍記憶猶新:茫茫大海,無邊無際,沒有任何地標參照物。機組憑著多日練就的技能,借助機上羅盤和風速計算准確定位,堅定地往前飛,往前飛……

    飛機鑽進雲層,似乎在飄浮,似乎在靜止。『那穿雲飛行的一小時,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聽不見,真像是盲人摸象。』魏明軍對記者調侃道。然而,記者深知:那可是他們與氣流、濃雲斗智斗勇的一小時,是機組人員生理、心理經歷嚴峻考驗的一小時。

    一團濃雲閃過去,一縷陽光射進來,他們終於看見了藍藍的天、藍藍的海……

    又過了一個多小時,他們看見了熟識的地標、飛馳的艦船,聽見了塔臺指揮的聲音……他們飛向公海,又從公海飛了回來。迎接他們的浪花在歡騰,等待他們5個多小時的戰友在歡騰……

    這天,魏明軍和戰友們又一次駕機撲向大海深處,擔負聯合演練的偵察、警戒任務。

    遼闊的海面上,戰艦列陣,劈風斬浪,導彈吐金舌,魚雷爆巨響,『紅』方、『藍』方拼殺正酣。一架銀色的水上飛機俯矙著這張現代化的演兵圖,警惕地巡視著訓練海區……

    精彩的海上演習結束。海上分列式拉開帷幕。

    海面風速14米/秒,海上浪花翻滾,超過了水上飛機的起飛條件。藝高人膽大,魏明軍和劉學軍駕駛著兩架水上飛機經過100餘米的滑行,突然拉起機頭,像一條巨龍猛然躍昇海空,與其他機種一起組成編隊,漸次從海上觀摩主席臺前方飛過。

    按規定,通過主席臺的時間正負誤差10秒。然而,當這兩架水上飛機到達時,誤差時間精確到了0秒。觀摩演習的將軍們笑了:我們的『海天鯤鵬』果然名不虛傳!

    碧海藍天寫風流

    2000年2月,擔任團長不久的魏明軍決定向水上飛機的性能極限挑戰———組織自部隊組建以來從未嘗試過的大航程訓練,最大限度地發揮某型水上飛機機動性能好的特點,提高水上飛機的遠程機動作戰半徑。

    大航程訓練危險性很大,面臨著航程遠、強度高、沒有備降場等諸多困難。魏明軍迎難而上,選調最優秀的機長和領航、通信、機械等部門的精兵強將,對各種訓練、保障預案一一進行論證,對機載雷達、通信、充氧、放油系統、通氣系統、電路系統等進行重點攻關。

    3個月後,從論證、改裝到地面、空中試驗。所有工作全部完成。一切准備就緒。演練開始了!魏明軍駕駛載滿燃油的國產某型水上飛機從本場海域起飛,爬昇至6000米的高度,連續飛行8.5個小時,跨過數個空域,航程數千公裡,成功地完成了對『敵』大型水面活動目標偵察、對『敵』港口布雷等戰術課題演練,填補了海軍航空兵水上飛機訓練的又一項空白。

    首次雙機編隊試飛、首次大重量試飛、首次應急放油試飛……幾年來,著眼未來戰場,魏明軍帶領部隊創造了多項『第一』!

    一次次大洋『挑戰』,幾回回藍天『淬火』,水上飛機的鋼鐵翅膀越飛越硬。碧海藍天留下了它們一連串閃光的印跡。

    相關鏈接

    水上飛機是一種能在水面上自由起降的現代兵器。其突出特點是用途廣泛,集作戰、保障等多種功能於一身:既能搜索、攻擊水下潛艇,又能偵察、轟炸水面艦艇;既能巡邏警戒,又能海上救護;既能從事水上運輸,又能實施空投空降。隨著現代海戰地位的日益提昇,水上飛機的發展也愈來愈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目前,水上飛機家族日益壯大,有水上轟炸機、水上偵察機、水上反潛巡邏機、水上戰斗機、水上運輸機、水上救護機、水上滅火機等多種機型。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