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2日電 現代生活,健康至上,『花錢買健康』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然而面對著商家各種健康產品的宣傳促銷,有關人士提醒廣大哈爾濱市民保健消費需要理性。
幾年前,市場上刮起了一陣家庭保健風,不論是簡易的還是復雜的保健、健身器械都吸引了相當一部分消費者。只要能起到保健和健身作用,不少人甚至還沒有弄清其功能和療效就迫不及待地掏腰包。按摩器、跑步機、健身器等保健、健身器材進入了不少消費者的家庭。但時間不長新鮮勁過去了,有些器械就漸漸地被『冷落』到了一旁,一年半載不用一次,成了並不美觀的家庭擺設。
傅先生是坐辦公室的,他感覺按摩器能幫助自己放松,於是在一年前購買了一臺,但用了幾次後發現,這種按摩器並不十分適合他,上千元的東西放在臥室一個角落裡閑置了半年多。王女士對此也有同感,她花近千元買了一臺鍛煉腹部的健身器,開始使用時還興趣十足,新鮮期一過,也就扔到了一邊。一方面由於器械使用起來麻煩,另一方面也發現鍛煉腹部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需要它。
據保健協會的專家介紹,無論是食用保健食品,還是使用保健器械,都必須遵循科學的規律纔能達到一定的保健效果。比如身高問題,人體骨骼的生長發育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單純的保健很難取得理想效果。此外,消費者尤其是中老年消費者看到醫療保健品推銷廣告,不要急於購買,應進行多方了解、詢問,防止非理性消費的發生。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