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2日電 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以下簡稱『新法』)正式實施。為配合新傳染病防治法的實施,做好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工作,12月1日上午黑龍江省市衛生部門工作人員走上街頭,耐心地向群眾解答有關艾滋病、非典、流感等傳染病的知識。『「新法」更具有人性化。』當日,哈爾濱市衛生監督所所長助理孫振蘭詳細解讀了『新法』的特點。
非典、禽流感為乙類傳染病
據介紹,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甲類是最嚴重等級。根據去年情況,新法把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為乙類傳染病,使列入法律的法定傳染病由原來的35種增加到37種。甲類是指鼠疫和霍亂兩種;乙類包括非典、艾滋病、禽流感、狂犬病、肺結核等25種;丙類包括流感、麻風病、風疹等10種。
新列入的非典和禽流感,要按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對待;艾滋病由原來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改為按照一般乙類傳染病管理。
疫情預警並定期公布
2003年我國出現非典疫情前,哈爾濱市很多市民眾說紛紜。現在『新法』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傳染病發生、流行趨勢的預測,必須及時發出傳染病預警,根據情況公布。也就是說,即使黑龍江省還沒出現某種傳染病,但其他地方已有並可能在本省出現,衛生權威部門必須依法向市民提前發出預警,一有情況及時公布。
困難人員實行醫療救助
『新法』中,最顯眼的是『醫療救治』和『保障措施』兩大項,因為這是全新的兩個章節。『新法』規定,市級以上須建立傳染病醫院,縣級以上必須設立傳染病醫院或傳染病區。
目前哈爾濱市已有指定的傳染病院,其他地區沒有設立傳染病區的,必須馬上在指定醫院設立傳染病區。『新法』規定困難人群患有特定傳染病,可以實行醫療救助,減免醫療費用。
目前,黑龍江省患結核病和艾滋病的困難人群可以申請減免。
被隔離人員照拿酬金
2003年非典期間,哈爾濱市采取的各種隔離措施證明了這一方法的有效性。『新法』中規定,傳染病暴發、流行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立即組織力量切斷傳播途徑,必要時,報經上一級人民政府可采取緊急措施:限制或停止集市、影劇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停工、停業、停課;控制或撲殺染疫野生動物、家畜家禽。孫振蘭說,這些都是在去年非典期間暴露出來的緊急控制措施不完善問題,是『新法』遵循的原則之一。
隔離期間,實施隔離的人民政府應當為被隔離人員提供生活保障;被隔離人員所在單位不得停止支付隔離期間的工作報酬。
醫院不得拒收傳染病人
過去,經常會聽到傳染病人被推諉、診治不及時的事情。『新法』實施後,醫療機構應當對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提供醫療救護、現場救援和接診治療。醫療機構不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應當將患者及其病歷記錄復印件一並轉至具備相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
乙肝攜帶者與正常人平等
從前,乙肝病人在就業工作中遭受到不公正待遇,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新法』規定,國家和社會應當關心、幫助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時救治。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和疑似傳染病病人。
泄露傳染病病人個人隱私將違法
原傳染病防治法沒有規定保護傳染病個人隱私,容易使病人及其家屬的個人隱私在傳染病預防和救治過程中受到侵犯,造成傷害。『新法』規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如有侵犯,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訴訟。
新聞鏈接
傳染病是指由於具有傳染病性的致病性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立克次體、寄生蟲等侵入人體,發生使人體健康受到某種損害以至危及不特定的多數人生命健康甚至整個社會的疾病。傳染病種類很多,可直接或者間接地傳播,一旦發生或者流行,都會對人類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很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