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2日電 11月30日,家住哈爾濱市南崗區的魏女士來向記者述說了她的鬧心事。『我兒子今年16歲,剛上高一,本來是花季的年齡,可他卻整天若有所思的樣子。不久前,我在他的臥室裡發現了一本描寫性內容的小說和很多暴露的女性圖片,當時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很尷尬,也知道了孩子這一段的反常表現原因在哪兒。』
魏女士無奈地說,原本孩子在班級上學習成績很好,還是語文學科的尖子生,但這學期開始後,孩子就經常上網下載一些東西,再打印出來收藏。起先她和孩子的父親並沒有在意,直到後來發現那些圖片纔明白一切。
回想起孩子這一段日子的變化,魏女士眼含淚水,『有一次,孩子和他爸爸出去商場買東西,他突然發現孩子總盯著漂亮女性瞅,叫他半天都回不過神兒來。為此我愛人回家後打了他,說他沒出息,整天腦子裡想這些東西,真是不要臉。從那以後,他總是回避我們,也不和我們交流。我看到孩子青春期的反應這麼強烈,連家裡飲食的習慣都改變了,生怕吃多魚、肉等食物讓孩子的內分泌失調。』
為此,記者1日陪同魏女士來到孩子所在的學校。據孩子的班主任薛老師反映,魏女士的兒子在學校的表現也有很大變化,喜歡看課外書,不愛說話,經常自己在角落裡看著別人,而且學習成績有所下降。
當記者問及學校如何對學生進行性教育時,薛老師表示,這方面老師該講的都講了,一些敏感的問題學生通過別的渠道也都能明白,意會總比言傳好,何況班級其他同學並沒有出現和他一樣的問題。
魏女士嘆了口氣說,為了能對孩子實施性教育而又不失含蓄,她和愛人買了很多有關性教育的書籍,還找了一些教育專家和家長進行交流。可每次談話時自己比孩子的臉還紅,生怕哪句話說錯了,哪個詞有歧義了,哪種比喻讓孩子會多想。
『我知道對子女進行性教育是家長的責任,可我們這一代都沒經歷過這些,讓我怎麼開口纔好呢?』魏女士想通過記者,求助一些專家和老師,讓孩子盡快從對性沈迷的泥潭中擺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