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6日電 雖然已進入冬季,但國電雙鴨山發電公司三期擴建工程工地上仍是紅旗招展,機聲隆隆的沸騰景象。雙鴨山市決意通過『一次能源就地轉化為二次能源』的戰略調整,實現稅收翻一番這一奮斗目標。
雙鴨山是一個資源型城市,區域煤源儲量約佔黑龍江全省儲量的50%。為了盡早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市委市政府緊抓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的歷史機遇,決心『把雙鴨山建設成全省煤電產業核心區』。經過幾年艱苦運作,終獲得國家立項。該項目動態投資總額達42.78億元,其中中國國電集團投資約佔74%,其餘部分由省電力開發公司出資。
雙鴨山發電公司是坑口電站,周邊有東榮、七星、雙陽、新安等大煤礦;交通便捷,鐵路、公路運距短。公司現有4臺計82萬千瓦『超高壓』燃煤機組。三期擴建工程將新建兩臺共計120萬千瓦、具有世界先進技術水准的『超臨界』燃煤機組,2008年竣工後,將成為東北三省最大的坑口電站。達產後6臺機組將年『吃』煤450萬噸,約佔現有原煤產量三分之一。
此外,三期工程還能利用周邊煤礦井下的廢水和一、二期工程的富餘水,利用原有的貯灰場,降低工程造價和發電成本,提昇電力網上的市場競爭力。工程全部達產達效後,雙鴨山市可通過能源轉換,年增加約2億元的稅收,從而實現稅收大翻番。
變『輸煤』為『輸電』,也極大地緩解了鐵路運力緊張問題。近年來,雙礦集團每年原煤產量以年均100萬噸的速度遞增,加上在建的『一礦』和待建的寶清褐煤開發項目,鐵路運力將日趨緊張。據雙鴨山站站長趙振輝介紹,該站今年日均外運以煤炭為主的貨物1160萬噸,但仍有300多萬噸的運力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