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年破壞30萬平方米損失上千萬元 哈爾濱人行道遍體鱗傷
2004-12-06 13:40:46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2月6日電 目前,哈爾濱市有大小人行道1475條,其中一類街道人行道43條,二類街道人行道125條。據有關部門統計,由於佔道等原因,哈爾濱市人行步道每年人為破壞近30萬平方米,損失在800萬到1000萬元左右。但是,由於資金不足,有關部門每年卻只能投入300萬元的維修費。也就是說,大部分受損人行道都得不到及時更換和修復。

    近日,記者對哈爾濱市三十餘條一、二類街道人行道進行了走訪,發現70%以上的人行道都存在傷損和污染,一些路段甚至已經遍體鱗傷,面目全非。

    現象:佔道壁壘重重

    走在哈爾濱市一些街路的人行道上,時常會遇到各種擋道的壁壘,讓行人舉步艱難。

    車行佔道西大直街、珠江路、中山路、漢水路等街路,許多飯店、賓館、商場和娛樂場所門前,都有車輛佔據人行道的現象。這些車輛停在或寬或窄的人行道上,來往間都是與路人混行。在開發區一些飯店門前的人行道上,車輛更是排起了長龍,一些車輛甚至佔據了居民區的通道。

    商販佔道哈爾濱市各區商業區、醫院、學校、居民區附近的街路,人行道被商販佔據的現象相當嚴重。服裝城附近的人行道被各種商販佔據,就連過街天橋都被擠滿,路人行走相當不便。南十五市場門前,各種小販也是長年佔據人行道,導致馬路人車混行。

    早市佔道一些二、三類街道還存在著多處『超時』早市,這些早市從江邊蔓延到各區,有些甚至佔據了多個街區的馬路和人行道。安靜街早市、通江街早市、北十九道街早市……這些早市把人行道變成了市場。據悉,哈爾濱市新鋪設人行步道板的一、二類街道和三、四類街道,禁止賣菜車停靠賣菜,而這一規定落實時卻形同虛設。

    垃圾佔道還有一些骯髒的垃圾箱,它們不及時清理,公然擺放在人行道上,弄得街面骯髒不堪,有些甚至坐落在名街的輔街上。在新永和街、木蘭街、銀行街、南八道街等二十餘條街路的人行道上,行人總會與三四個並排擺放的垃圾箱遭遇。 棚靠佔道在哈市,棚靠佔道已經成了一種景觀,洗車修車的、焊門焊窗的把二、三類街道的人行道分割得條條塊塊。繁榮街上的鋁窗、海城街上的鐵藝、民眾街上的石材等,以及無處不在的汽車美容店,都成了人行道上的『霸主』。

    庭院佔道一些居民區裡的人行道,則成了居民開荒樂園,建起了農家院、花園、菜地。安豐街一戶居民在人行道上圈起了自己的小花園,河陽街一戶居民膽子更大,把人行道的大半圈了起來建起小庭院,在裡面養花養魚還養鳥……

    問題:破壞無處不在

    不勝枚舉的佔道,不但讓行人難通行,也直接或間接導致了步道板的破壞。不久前,記者經過哈鐵文化宮,發現該路段的人行步道支離破碎,每天車流高峰期和夜晚,各種機動車都會開上人行道走捷徑。在車輛長時間的碾軋下,步道板60%%以上發生了碎裂和塌陷。這種情況在民安街、撫順街等街路也非常嚴重。

    在保健路、紅旗大街、十四道街、太平橋等路段,存在著一些自發的勞務市場,外來民工聚堆攬活兒時,不斷用工具敲擊步道板,導致人行道路面大面積破損。以太平橋路段以例,竟然有近200米的步道板被敲碎,並且屢鋪屢碎,最後只好鋪成瀝青混凝土路。這種情況在一些機械市場門口也能看到,商家或買家經常拿人行道試鑽,讓步道板變成了『麻臉』。

    一些高檔飯店、賓館、歌廳、洗浴等娛樂場所門前的停車場,也對這些路段的人行步道造成了破壞。據介紹,人行步道板的承重多在一噸以下,加之鋪設時下面墊填的都是沙子,根本禁不住車輛的停行。即便是一些娛樂場所停車場的步道板經過了特殊處理,但由於沒有車行通道連接,其對正常人行道上的步道板也造成了損壞。與此情況類似的是一些建築工地周邊,施工車輛直接碾軋步道板通行,導致其嚴重損壞。

    臨街商鋪的佔道經營,也給人行步道帶來『致命傷』。電焊濺落的火花、燒烤流下的油漬、洗車淹沒的污水等等,無時無刻不在侵蝕步道板,導致其磨耗層損失、表面油化、整體酥化,大大降低了使用壽命,也嚴重影響了步道板的色彩形象。

    面對『沒人疼愛』的步道板,一些偷盜現象也屢有發生。據有關部門介紹,有不少小單位和個人打起了步道板的主意,拉回自家鋪院落。這種事情每年都會發生多起,但能夠被發現並追回的卻並不多。

    分析:維管左右犯難

    據哈爾濱市城市管理局綜合辦主任史東勝介紹,機動車行駛是步道板短時損壞的主要原因,而各種佔道則導致其患上『慢性病』。哈爾濱市人行步道的全年維護費用在一億元左右,而現在每年撥款不到兩千萬,存在著80%%的資金缺口。人行步道板每年人為破壞近30萬平方米,損失在800萬到1000萬元左右,有關部門每年卻只能投入300萬元的維修費。

    人行步道的維管雖然在城管部門的職能范圍內,但有很多情況又是其所不能左右。由於歷史遺留、規劃建設、職能交叉等種種原因,城管部門根本無法做到全面維管。在哈爾濱市各區的一、二、三類街道上,彩色人行步道上建有公交站臺、電話廳、電線杆、早餐屋、煤棚、公廁、垃圾箱、便利店,甚至還有菜窖。

    木蘭街在鋪裝彩色步道板時,曾把一棟居民樓的煤棚扒了,但由於該樓不通煤氣,最後只能又在人行道上建了一溜兒磚棚;一些佔道的便利店,則是民政部門或街道為安排困難人群、方便居民生活建設的,也拆不走。

    對於其他佔道和破壞行為,相關部門也存在管理軟肋。據哈爾濱市行政執法局執法人員介紹,以清理佔道商販為例,就存在很多難處:商販是你來他走,你走他來;職權也限定了管理范圍,道上歸行政執法管,道下歸交警管,商販換位就管不了;另外還存在無法實施徹底管理的難題,因為擺攤者大多是下崗或無業人員,還不能管得太嚴……

    根據有關法規,駕駛機動車輛在人行道上行駛的,交警部門將處5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但在哈爾濱市行使到了人行道上的機動車,卻幾乎得不到懲罰。在步道板破壞嚴重的哈鐵文化宮路段,一名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每天車流高峰時,很多車輛都駛上了人行道,根本就沒人來制止。

    記者了解到,一般來說,商家門前人行道上的停車場都是經過有關部門審批的,但多數卻並沒有車行通道連接。管理部門也想讓商家負責建設,但不管是下面鋪墊水泥還是換成混凝瀝青路面,又都改變了道路結構,違反了有關規定。

    據悉,鋪設一平方米步道板的費用50元到100元之間,如果用彩磚和廣場磚更貴,維修費用甚至超過了鋪設成本三倍。目前,哈爾濱市人行步道面臨的困境是管理難,維修更難。

    縱深:忽視公眾權益

    哈工大一位道橋設計專家認為,對於哈爾濱市的人行道的現狀,還是缺乏法規性的、統籌性規劃和管理,各部門、各單位和普通居民說佔就佔,說堵就堵,把國家耗資建設的公共活動空間當做了為自己謀利的場地,忽視公眾權益,從而也侵佔了公眾利益。而市政規劃設計院的一位工程師表示,城市建設規劃設計越來越體現人性化原則,佔據人行道的設施必須經過建設和城管部門的審批。但人行道的佔道問題,還連帶著一些社會問題,這些問題最終的解決方式還是要依靠法律法規的健全和市政建設的發展。

    據有關部門介紹,一些諸如酒店和建築工地周邊的人行道,在經過車輛碾軋後嚴重變形,但負有責任的單位卻並沒有及時進行維護和修理。當初申請佔道時,這些單位都承諾對步道板的維修,但一旦出現問題卻紛紛『賴賬』。這些單位往往存在錯誤認識,以為大家的道大家使,光讓自己掏錢可不行。

    此外,對步道板的質量,一些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說,哈爾濱市鋪設的人行步道板不符合城市的氣候特點,看上去花花綠綠的步道板在雨天和冬季都非常滑,給行人帶來了不便和安全隱患。步道板的透氣性也極差,導致人行道滲水性能不佳,雨水橫流。他們建議采用混凝土制造的透氣式步道板,它的表面粗糙,防滑性能強於現已鋪設的所有步道板,氣孔多而粗大,在雨天裡可使雨水迅速滲入地下。

    哈爾濱市人行道上存在的現象和問題,不難看出,要想讓越來越漂亮的人行道盡量保持顏色,保證公眾權益,一些工作必須要加強。首先是要加大專項資金的投入,避免『小馬拉大車』;其次是要加強部門間的協調和配合,減少禁止和默許間產生的矛盾;再者是必須落實法規,加強教育和處理力度,讓所有人清楚,公眾設施專項專用、公眾權益不容侵犯的道理;最後,還要不斷加強市政建設的科技含量,建設中既要考慮美觀,也要考慮其地域的實用性。

    思考:呼喚公共道德

    據悉,哈爾濱市今年又實施了9項路橋改造工程,新增人行道8萬平方米。其中鐵三街改造工程全長400米,人行道各寬0.75米,面積600平方米。2日早晨,記者在這條新修的道路上看到,一個早市已經把人行道污染得亂七八糟。9時許,車輛通行艱難,行人只能下到車行道行走。

    4日,哈爾濱市下了一天的雪,各條街路的人行道上積雪超過了10厘米。當日晚,記者經過康安路、和興路和學府路等路段,發現臨街業戶在用雪填平缺損的人行步道磚後,紛紛把門前的積雪推到了車行道上。

    隨著城市建設不斷發展,人行道的維護工作也日顯重要。硬性的設施和管理不可缺少,但確立良好的社會公共道德意識則更為重要。一位市政部門工作人員這樣說,局部利益要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利益絕不能建立在損害大家利益的基礎上,對於人行道的保護問題,相關部門工作不知做了多少,如果大家能有一顆公德之心,人行道也就不會再遍體鱗傷了。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