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糧王』種地上癮 一年種200多畝 連續6年純收入超4萬元
2004-12-09 10:15:2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2月9日電 4日,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大雪,小城肇東銀裝素裹。

    吳長友家的玉米垛,變成了銀色的長龍,從房檐下一直蜿蜒到院牆根兒。雪剛停,老吳便拿著木?出來清雪。一會功夫,玉米垛在白雪的映襯下露出黃燦燦的『笑容』,顯得格外耀眼。看得出,老吳心裡美滋滋的,因為他今年收獲的15萬公斤玉米就要變成錢了。

    『糧王』吳長友,名字在當地很響。因地種得多、糧食產量多、收入多被當地農民稱為『吳三多』。去年被評為全國種糧大戶,得到了5000元的獎勵。如今這個全國種糧大戶已經連續6年糧食純收入超過4萬元。

    今年42歲的吳長友,是肇東市洪河鄉七井村的農民。種了一輩子地的他,從承包45畝地起家。回想當年,老吳力氣大,能乾,種地年年受到村上和鄉裡的獎勵。1990年,30多歲的老吳為自己定下目標:多種地,多打糧,當糧王。可是45畝地和目標相差甚遠,從1994年起,手頭寬裕的老吳連續出手,先後承包了村裡機動地30多畝,1997年又承包了機電井周圍的40多畝地,2000年開始他又承包了一些外出打工農民的土地30多畝。到今年,他承包土地達到270多畝。

    老吳對種地情有獨鍾。說起地的事,頭頭是道。他說,農民種地產糧不愁賣;二是地年年種,有經驗,自己懂一些。老吳種地在當地是出了名的,乾什麼都親自來,200多畝地,吳長友每天都要看一遍。

    老吳平時不捨得花錢,可在種地上肯投入,幾年來累計投入達到20多萬元。今年,他又花幾萬元錢買了一臺大型農機具。花這錢,老吳認為值,因為可以使板結的土地松軟,從而提高糧食產量。『地看誰種,不能糊弄,管理不到位,吃虧是自己。』這是老吳經常和家裡人說的話。吳長友地種得多,糧食產量也不低,今年種的玉米,平均畝產高達650多公斤,總產量達到15萬公斤左右,預計比上年增收近2萬多元。

    吳長友給人的印象是實實在在。外出打工的當地農民們說,『我們把地承包給他心裡踏實。』吳長友每畝地承包費都在100元左右,遇到困難戶還要多給十元、二十元,打工的農民回來想要把地要回來,他都保證把地送回去,所以,外出打工的農民都樂意把地給老吳種。

    吳長友最感謝的是國家政策好,『頭些年,我承包幾十畝地時,一年光交稅就佔去了成本的一大塊,再加上僱工、種子、化肥的消耗,收入一般,一年也就2萬多元,這在當地還算是收入最高的。今年一開始,我就感覺到農民的好日子來了,不但農業稅不交還給補貼,還有良種補貼。農業稅減免每畝地有24.5元,加上直接補貼15元,這樣一算,每畝地我就多收40多元,這樣的地哪個農民不願意種啊!』

    一說起這些,憨厚的老吳有些眉飛色舞。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