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5日電 審計,經濟工作中一項重要的監督手段。現今,它日益彰顯其作用。
『紀檢監察部門處理5起案件,有4人受到黨政紀處分;司法機關立案16件,12人被追究刑事責任。擠佔挪用低保資金、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虛列低保金支出的行為已全部得到糾正。這些都說明了審計整改動了真格的,見了實效。』
14日下午,黑龍江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在分組審議《省政府關於2003年度省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有關問題整改情況的報告》時,常委會組成人員對整改報告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審計報告:揭示六大問題
8月,在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受省政府的委托,省審計廳就《2003年度省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向會議作報告。
審計報告中認為2003年省本級預算執行情況較好。同時也著重列舉了主管部門在組織本級預算執行、省直各部門預算執行、省級專項資金管理使用、其他專項資金管理使用、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黨政領導乾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等六個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審計報告顯示,2003年至2004年上半年,全省各級審計機關共審計6245個單位,查出違紀金額75.3億元,管理不規范金額221億元,損失浪費金額6.3億元。
人大審議:限期落實整改
『報告實事求是,審議重點突出,敢於揭示問題,不回避矛盾,敢於碰硬。對於審計報告中揭示的問題,必須進行認真整改。』
組成人員在審議中提出,省政府應對查出的問題集中研究整改措施,要強調政府部門必須嚴格執行財經法律法規,推行財務規范化管理,強化自我約束機制;對違反財經政策和法規擠佔挪用支農、社保、扶貧救災和中小學危房改造資金的,要堅決予以糾正;紀檢、監察部門對違法違紀案件要及時介入追究責任,對於涉嫌經濟犯罪案件,要依法移送司法機關查處;切實建立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的長效監管機制,努力從源頭上遏止違法違規問題的發生。要繼續加大審計力度,尤其要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和重點資金的審計。
組成人員還建議,省政府應對審計出的問題限期整改,並將整改結果報省人大常委會。
整改報告:糾正查處見實效
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審計揭示問題的整改,多次批示有關部門糾正存在的問題。省財政、稅務及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認真對待審計查出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糾正。省審計廳還對部分重點項目的整改情況進行了督察。13日召開的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省審計廳向大會報告了整改情況。
報告中講到,經過整改,省級財政預算管理進一步規范,認真整改省級重點項目資金未能及時撥付到位問題,對往來資金被佔用問題進行了清理;積極組織財政收入入庫,省直有關部門已將應繳未繳的行政性收費、基金收入等3520萬元繳作預算收入,有關部門已將2003年未上繳的社保費4971萬元繳入財政專戶,11個市縣積極整改有稅不征、違規緩稅問題,入庫稅金1477萬元,佔應征不征的98%。省直有關部門財務管理進一步加強。
各類專項資金整改措施到位。涉農專項資金:審計報告中反映的各級財政抵扣、以新還舊和沒有投放農業綜合開發資金,財政和部門、單位滯留資金,以及擠佔挪用、虛列等問題已得到糾正。大部分滯留資金已撥付,歸還擠佔挪用的資金297萬元。社會保障資金:省扶貧部門通過監督檢查,已糾正滯留資金5798萬元、虛列支出5200萬元、擠佔挪用138萬元等問題;截至10月末,擠佔挪用低保資金、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虛列低保金支出的行為已全部得到糾正。有9個地市住房公積金交繳面提高到50%以上。被挪用的公有住房出售資金已部分歸還,公積金項目逾期貸款已部分歸還。
審計監督:常抓不懈求實效
14日下午,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審議整改報告時認為,審計工作作用重大,難度也很大,督辦整改難度更大,人大常委會應給予審計部門積極支持。要充分認識審計工作的艱巨性,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建立和完善審計相關的各項制度。審計工作要突出重點,切實解決屢禁屢犯的問題。
這次審計查處問題的整改工作,由於時間較短,還有一些部門和單位的整改正在進行中,已經解決的也有可能出現反彈。常委會組成人員還建議,對於審計整改結果,要跟蹤問效,監督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