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17日電 黑龍江日報《政協委員為何關注早餐工程?》一文見報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許多市民在表示對早餐工程認同的同時,對早餐食品質量及能否在哈爾濱長久保持下去深表疑慮。
市民反響
懮慮之一:
早餐質量能否保證。在機關工作的張女士提出,目前,已經開始營業的早餐亭都是由『綠山川』一家提供。顯然,要鋪設足夠的早餐網點,僅靠一家企業來做明顯不夠。此外,缺少相應的監督和競爭,時間長了,產品的質量恐怕難以證。
懮慮之二:
早餐品種單調。現在早餐亭裡出售無非是包子、饅頭、花卷、米粥,跟傳統的早餐沒什麼區別。應該多增加一些品種,時常換換花樣,同時在營養搭配上再下點功夫。
懮慮之三:
早餐亭沒有就餐空間。『我早晨就想到餐館吃完早餐後直接上班,大冷的天不想再買完折騰回去吃,可亭子裡根本沒有吃飯的地方。』小學教師孫女士向記者表達這樣的看法。她希望,早餐亭的布點能夠離居民區再近一些,最好能夠送餐上門。
職能部門:市商務局人士稱剛剛接手,不甚了解
政府有關部門對早餐工程是如何規劃的呢?
經詢問,得知哈爾濱市政府綜合二處主管早餐工程。記者馬上打電話與該部門取得聯系。一位姓徐的同志告訴記者,該處只是在一年前參與做了一個調研報告,後來就不管了,現在由哈爾濱市商務局負責。
14日,記者采訪了市商務局餐飲服務行業管理處處長周麗。她告訴記者,早餐工程一事最開始由市政府綜合二處負責,並由綠色食業有限公司具體運作。今年7月份,市領導將這一工作交給了商務局,由餐飲服務行業管理處具體負責。該處已專門以商務局名義向市政府打報告,提出和有關部門洽談後制定規劃並實施,上個月市政府已將這個報告返了回來。近日綠色實業公司推出了早餐亭,她還不了解具體的運作情況。她已與綠色實業公司取得聯系,准備商談具體運作方式。周麗說,早餐工程無論由哪個部門負責,都要將這一工程實施好,讓市民滿意,讓政府放心。
各方建議
早餐工程是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同時,也是一項系統工程。目前,早餐工程暴露的問題和不足,該如何去解決?如何把早餐工程做大做強,使它真正成為一項民心工程?為尋求答案,記者走訪了有關專家和餐飲業業內人士。
與現有早餐網點聯合
劉軼梅(哈爾濱市科學社會學所副所長):早餐工程確是政府為老百姓辦的一件實事。目前暴露出的一些不足,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一定要引入競爭機制。有了競爭,百姓纔能有所選擇。我以為,早餐工程不必拘於一種或幾種形式,不能認為早餐亭子就是早餐工程。根據北方人的生活習慣,將早餐網點與一些粥鋪、包子鋪等結合起來做,更具有操作性。
應出臺相應標准和規范
董鴻揚(黑龍江省社科院研究員):早餐工程就是要讓百姓吃得放心,有營養,因此,早餐的衛生和營養搭配非常關鍵。在早餐工程推出的同時,要做一些健康宣傳,倡導健康科學的飲食習慣。此外,哈市早餐市場發育遲緩,政府要多給予扶持和指導,不能把這個工程推出來就不管了,任由其發展。應該有一個專門的部門來管早餐工程,出臺相應的標准和規范,並出臺相關優惠政策,也就是扶上馬再送一程。
不能只拘泥於早餐亭一種形式
施海濱(龍門大廈餐飲部經理):早餐經營不是沒有利,只要夠規模肯定會賺錢。不是只有兩三元錢吃一頓的早餐纔有市場,如果10元錢就能吃一頓100多個品種的營養早餐,這對白領階層來說很有吸引力。目前推出的早餐亭不能在裡面吃很不方便,買回去拎到家裡都涼了,再熱一遍更麻煩,所以,早餐亭的消費人群還是有限的。隨著一些大賓館、飯店的早餐擴大規模,降低成本,以及隨著人們早餐習慣的養成,賓館、飯店裡的早餐也應該成為早餐工程的一部分,所以,早餐工程不能只拘泥於早餐亭這一種形式。
采訪後記
市民的懮慮是哈爾濱市早餐工程現實存在的問題。早餐工程要想立得住,不僅產品質量要保證,品種要適合大眾口味,其經營方式也必須適合市民消費心理和飲食習慣。從目前情況看,單獨一家企業經營缺乏競爭力,且品種單一。更為重要的是,哈爾濱冬季寒冷,亭式售貨的方式會帶來很多問題,一是食品保溫。早餐食品甚至還沒拎到家就涼了,回到家還得重新加溫。二是就餐不便。早餐的最大消費群體是學生和上班族,他們習慣於吃完飯直接去上學或上班。而早餐亭只有幾平方米的空間,市民無法就地用餐。這些因素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哈爾濱市早餐工程的發展。
據悉,哈爾濱市早餐亭的設立是有關部門從南方調研借鑒而來的。這一『舶來品』能否適應北方氣候並在哈爾濱市落地生根,還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