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黑龍江省農民純收入創紀錄 地方工業扭虧為盈
2004-12-18 07:15:33 來源:新華社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8日電 遼寧實際利用外資創歷史最好水平、吉林糧食總產量創歷史最好水平、黑龍江農民人均純收入創歷史最好水平———東北三省今年一系列令人興奮的經濟社會發展數據,支橕起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實現良好開局。

  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審時度勢、謀劃全局,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著眼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去年10月,國家正式啟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明確提出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路子。

  新華社報道,在中央有關部門和有關方面的支持下,東北三省以改革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推進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一年來,經濟實現快速增長,效益明顯提高。據統計,今年1至9月,遼、吉、黑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2.1%、12.6%、11%,超過全國同期平均增長水平。

  在經濟增長的背後,貫穿著這樣一條發展軌跡:中央從政策、資金和項目上予以支持,東北三省加快推進體制和機制改革,大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昇級,走區域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的道路。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首先是從加強農業開始的。國家決定今年在黑龍江、吉林兩省實行全面免征農業稅的政策,擴大東北地區糧食生產補貼范圍和規模,激發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出現了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喜人局面。僅吉林省就免征農業稅14.7億元,15.5億元的糧食直補資金全部發放到農民手中,使全省農民人均增收210元。今年,東北農業獲得大豐收,吉林、黑龍江兩省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不僅為東北地區的振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且有力地支持了全國的發展和穩定。今年春季,南方部分地區糧食緊缺,東北緊急調運大米,充分發揮了糧倉作用。

  著眼於整體推進體制和機制創新,東北三省配合國家在東北實施的增值稅轉型、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等改革試點,重點推進國有企業由單項改革向綜合配套改革轉變,將企業公司制改造、輔業改制、人員分流、債務處置等與改造、發展進行總體設計,配套實施。遼寧省推動國有資本向裝備制造等關鍵領域和優勢產業集中,全省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比1997年少了近七成,但資產總額卻佔規模以上工業的七成多,銷售收入增長了近1倍。黑龍江省今年改革重組了10戶大企業,通過引進戰略投資和市場融資,形成200億元的投資能力。新機制使企業煥發了活力,今年黑龍江省地方工業結束了連續9年虧損的歷史,一舉扭虧為盈。
  

責任編輯:岳同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