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受理涉稅案件投訴增多 發票問題成投訴熱點
2004-12-19 11:15:2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19日電 面對消費者『請開發票!』的要求,以往不少商家都會用『對不起,沒有發票!』或『發票剛好用完了,過兩天再來拿吧!』等理由來搪塞。隨著索要發票觀念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再像以往一樣忍氣吞聲,而是選擇向有關部門投訴,拿起了依法維權的武器。

    據哈爾濱市地稅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發票作為購貨憑證和服務單據的一種,記載了買賣合同或服務合同的基本內容,是證明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間、地點的直接證據,也是消費者在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過程中受到侵害或者與經營者發生爭議時主張權利的要件。隨著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識到在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過程中索要發票的重要性。今年哈市各級舉報中心受理的涉稅案件中,相當一部分投訴是針對發票違規行為的。發票問題再次成為涉稅投訴的熱點。

    餐館、超市索要發票兩大難

    發票投訴,首當其衝是餐飲業。自從去年哈市啟用餐飲業統一刮獎發票以來,就餐者索要發票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餐飲企業想出五花八門的招數來拒付發票,偷逃稅款。如采取不要發票抹零、打折、加菜、贈送小禮物等手段。道裡區東風街上一家餐館,常年用香皂、襪子、手套等代替發票,成為市面一『景』。

    超市發票不好開成為消費者投訴的另一個熱點。超市店中店種類多種多樣,賣化妝品的、賣首飾的、賣保健品的、賣雜志的……不一而足,拒開發票的借口也五花八門。有的店練的是『拖』功,還有的店練的是『推』功。常用的方法有的是超市推給『店中店』,有的是以一次數額太小要累計到一定數額纔能開票等借口給消費者索要發票制造障礙。

    發票索要也有『盲區』

    據了解,除餐飲、超市等發票違規投訴外,娛樂、旅游服務等行業也存在不按規定開具發票,給消費者提供的定額發票多為假發票的問題。從消費者反映的情況看,消費者索要發票受阻的現象還包括:企業以稅控機出現故障或發票用完為由拒絕為消費者開具發票;收取手續費、服務費、培訓費、美容費等只向消費者開具內部收據;出租房屋拒絕提供發票等。

    在諸多的行業中,美容美發行業中的發票問題尤其突出。據稅務部門的同志介紹,目前我市還沒有任何有關美容美發方面的發票,這是很多消費者在美容美發店索取不到發票的原因。雖然還在醞釀以後在美容美發業也實行類似餐飲行業的刮獎發票,但就目前來說短期內還無法改變該行業中的發票空白現象。

    一位熟知《消法》的律師稱,隨著美容美發消費的劇增,投訴糾紛也會不斷攀昇,但這類投訴常因消費者缺乏消費憑證而使調解難度加大。雖然目前本市一些大中型美發美容店已經開始運用電腦管理,但打印出來的電腦單也僅僅用於記錄內部流水賬,並不向消費者提供,而一家一戶式的街邊小店,更是沒有單據提供給顧客。這位律師建議出臺《美容美發管理暫行辦法》,這樣的法規實施後,消費者剪頭發、燙頭發、做美容等消費行為由於有了消費憑證,消費者遇到糾紛,便可依此到裁決部門投訴,保障自己合法的消費權益。

    小心發票上的『馬虎眼』

    有些商家雖然應消費者要求開具了發票,但發票上內容模糊,語焉不詳,給消費維權帶來困難。類似『有等於無』的發票成了消費者投訴的另一熱點。

    哈市動力區一位消費者在某手機經銷店選購了一部手機,同時還購買了手機卡和一些小附件。開發票時,售貨員並未開列明細,只寫了總付款額。結果,3天後,當消費者因手機質量問題要求退貨時卻與商家發生了糾紛,最終因雙方當時口頭確定的手機單價無法證實,原價1900元的手機只退出了1580元,消費者利益受到了損害,消協對此也愛莫能助。南崗區一位消費者在某家具店購買一款沙發,當時商家說是『意大利原裝進口』的,消費者以巨資買下,結果發現所謂進口沙發是『意大利款式』、『廣東生產』,由於發票上未寫明,消費者的權益也無法得到有效維護。

    對此,法律人士提示消費者:在您要求經營者開具發票時一定要關注發票內容中是否包含了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的時間、地點、商品型號、產地、消費金額等相關詳細信息。特別是當您在同一商家同時購買多件商品時,務必要求經營者在發票中將每件商品的型號及價款分別列清,避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