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0日電(記者 曹曦) 一直被傳得沸沸揚揚的哈藥集團有限公司增資擴股今天『一錘定音』,總股本將達到37億元人民幣。出資人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與中信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美國華平投資集團、黑龍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三家投資方今天在北京簽署相關協議。這是記者今天在哈爾濱市國資委召開的情況通報會上獲悉的。
哈藥集團是哈爾濱市大型重要骨乾企業,現有兩個控股上市公司,24個全資子公司,職工總數為2萬人。截止到今年6月末,資產總額83.4億元,負債47.3億元,國有資產總量12億元。據對全國139家化工醫藥行業前九個月情況統計,該集團銷售收入排名第二位,利潤排名第三位。
增資完成後,哈藥集團出資人哈爾濱國資委持有45%的股權,繼續保持其第一大股東的地位。中信資本、華平投資、辰能投資分別持有集團公司22.5%、22.5%、10%的股份。增資擴股方式是,哈藥集團以經評估確認的現有哈藥集團及其所屬全資子公司、控股及參股公司權益、無形資產等共16.65億元做股本,三家投資人以現金20.35億元投入方式,實現哈藥集團的增資擴股。增資擴股完成後,哈藥集團資產達到105億元左右,淨資產56.5億元左右,資產負債率為45%左右。協議的正式簽定標志著哈藥集團已開始了通過增資擴股方式與國際優勢資本的對接,集團公司將獲得超過20億元人民幣的新增現金資本,實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形成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運行和管理機制。
附:出資人權利概念解釋
這個概念是中國的獨創,但可以將這個概念等同於國外的投資者(investor)概念(更准確地說應該是權益投資者,即equity investor)。
中國造出出資人這個概念,主要是針對政府對國有企業資產管理『政資不分』的舊體制而提出來的,希望通過建立出資人制度而將政府作為公共管理者的身份和國有資產所有者的身份分開(政資分開)。所以,可以將中國的出資人理解為國有企業的投資者,將出資人權利理解為國有企業投資者的權利。按照《全民所有制企業法》注冊的國有獨資企業,或是按照《公司法》注冊的國有獨資公司、國有控股公司、國有參股公司,其出資人權利在具有不同法律形態的企業中是不一樣的。
中國由出資者的概念衍生了所謂的出資人制度。出資人制度基本上是指出資人代表制度,也即由誰來代表國家對國有資產的產權履行出資人權利,以及如何履行這些權利,甚至包括對代表者(機構)本身的行為規范制度、約束制度,等等。可見,出資人制度與國有資產產權的委托代理鏈條密切相關,非國有產權就不存在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