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1日電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寶泉嶺分局以生態建設為本,實施六大生態工程,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結合,提昇了經濟總量和運行質量。據中國環境報報道,2004年預計全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2.8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5萬多元,人均純收入5500元,是自1997年以來增長速度最快的一年。
發展生態農業工程。以深松、免耕為核心的保護性耕作制度進一步完善,耕作體系逐步趨於合理。加強對農藥使用的管理,加大對農用薄膜的回收,鼓勵農戶應用雙降解地膜。加大有機肥施用、秸稈還田。
發展生態畜牧工程。2003年,全分局奶牛存欄45475頭,生產鮮奶9.4萬噸,年均遞增率23%。積極推廣紫花苜蓿種植,確立了10個高標准的分局級畜牧科技示范園區。
發展生態林業工程。分局的農田防護林工程、淺山區用材林基地、三綠工程、治沙林工程構成了生態林業體系的主框架,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態林業體系模式。2003年全局森林面積達到75613公頃,森林蓄積量達到411.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3.1%。
發展生態水利工程。2003年共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4395萬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509.4萬立方米,耗水量327.5m3/萬元,比2001年下降29.9m3/萬元。
發展生態工業工程。積極籌措資金,采用國內先進的污染治理技術,下大氣力開展污染防治工作。普陽農場投資130萬元建成墾區首座秸稈汽化站,積極推廣稻殼綜合利用技術。通過紮實有效的污染防治工作,減少了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
發展生態小城鎮工程。近兩年,共建了9處大型文化廣場,建成綠地298萬平方米,完成高標准營區綠化45個。創建模范小區7個、居民安靜小區3處、全局優美小城鎮1處、局、場兩級建立飲用水源保護地30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