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社會各界攜手共建 黑龍江建設邊疆文化大省結碩果
2004-12-21 17:15:52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2月21日電在剛剛閉幕的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由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作的《關於黑龍江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對全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取得的成果、現狀進行了全面的總結。

    報告指出,省委、省政府2004年4月制定的《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建設邊疆文化大省的實施意見》,是我省文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從2003年開始,省政府連續每年投入1000多萬元發展文化事業。近年來,省政府及廣播電視、報業、新聞出版、文化等部門加快了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有19個縣 市 、區被國家命名為『文化先進縣』,20個地區被命名為『全國邊疆文化長廊建設先進地區』,26個縣 市 被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群眾文藝創作群體已發展到1000餘個。

    哈爾濱市成功舉辦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等一系列在省內、國內有影響力的大型文化活動。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已進入國家級標准、國際化方向、群眾性參與的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牡丹江市以打造地方歌舞品牌為重點向領袖劇、學生劇系列節目方向發展,獲『梅花獎』、『中國廣播文藝一等獎』等幾十項國家級和省級獎勵。

    2003年省文化廳組織城市之光文化活動,全省組織文藝演出500餘場次,演出節目7000餘個。2004年舉辦金色田野農民藝術節,近300個文藝團體近萬名文藝工作者,深入農村,組織演出、輔導和電影放映等活動。

    全省各市縣群眾參與文化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業餘創作已形成龐大群體,如阿城版畫、方正和海倫剪紙、肇東國畫、望奎皮影戲、蘭西掛錢、五常和雙城根雕、巴彥書法、尚志碑林等各具特色。

    省財政為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撥付專項經費力度較大,預計2005年底將實現文化信息資源省、市、縣全部聯網,建成數字化圖書館。在送圖書下鄉工程中,從2003年到2004年,投入200萬元給17個縣 市 207個鄉鎮下送182590冊科技、文學等類圖書,佔領農村文化陣地。在農民電影2131工程中,省計委、省財政從2002年開始總計投入350萬元給46個縣 市 投放357套放映設備、360部電影拷貝,並引進民營資本成立院線公司,送電影上門,豐富基層文化生活。啟動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確立赫哲族狩獵文化國家重點項目,有效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近年來,省政府及各市 地 政府籌措資金,加強公益性文化設施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省文化設施落後的現狀。一是新建、翻建和擴建了一批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文化館等設施。省政府投入2.1億元建成3.3萬平方米的省圖書館,成為我省標志性文化設施。哈爾濱市投入1000萬元擴建市圖書館,使館捨面積達20000平方米,實現信息化管理。齊齊哈爾市建成5000平方米的博物館。牡丹江市建成12000平方米的圖書博物大廈。大慶市政府和大慶石油學院聯合投資1.5億元建設2.5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圖書館。鶴崗市投入1200萬元建成藝術博物圖書大廈。二是哈爾濱、大慶、雞西、鶴崗等地新建大型標志性文化廣場,為豐富群眾文化活動提供場所。三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提供陣地。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