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為了一個未了的心願 七旬老人輾轉尋『親』50年
2004-12-24 14:15:14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4日電 日前,一位年近七旬的外鄉人走進了八五六農場李雨春的家,當他看到坐在床上90歲高齡的李雨春老人時,激動地握著老人的手說:『大叔,我可找到尚祥的親人了,這一晃就是50年啊!』

    兒時好友被特務殺害

    這位七旬老人叫姚恩亮,李尚祥就是李雨春老人的大兒子。

    1949年春天,姚恩亮和李尚祥一起考入了原富錦縣聯中初中,坐同桌,來自貧困家庭的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李尚祥家離學校遠,寒暑假纔能回家,而姚恩亮家離學校只有15公裡路,休息日兩人經常一起回姚家,姚母給他們做大?子小豆飯、土豆燉白菜,讓兩人美美地吃上一頓。李尚祥幼年母親就去世了,他把姚恩亮的母親當作自己的母親。

    1950年,李尚祥、姚恩亮依依不捨地分別了,年僅16歲的李尚祥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1953年,姚恩亮考入哈爾濱外語學院,李尚祥也回國在福建前線守衛邊疆,兩人書信不斷。然而從1955年夏天開始,姚恩亮就收不到李尚祥的回信了。直到第二年,他收到一名叫胡殿祥的戰士寫來的信,信裡說胡誤拆了李尚祥的信,他還告訴姚恩亮,李尚祥一年前已被國民黨特務殺害了。得知消息,姚恩亮失聲痛哭。

    1957年,姚恩亮畢業被分配到遼寧省撫順市工作,後來,他的父母也隨他離開了原富錦縣。但兒時好友的身影從沒在他的記憶中淡出。

    『李尚祥去世時年僅二十幾歲,一生中連對象都沒有就為祖國獻出了生命,而我們活著的人已兒孫滿堂,怎能忘記那些為保衛祖國、保衛家鄉而捐軀的烈士們呢!』姚恩亮說。

    苦苦尋『親』50年

    從得知李尚祥犧牲的消息時起,他就開始尋找李尚祥的家人,問同學,問認識李尚祥的人,可誰都不知道他家的准確地址。時間就在這樣不斷的尋找中一年年地過去,轉眼改革開放,富錦也由縣城變成了富錦市。姚恩亮由中年步入老年,繼而退休。這時,兩鬢染霜的姚恩亮更多了一層擔心,『我能享受到天倫之樂,尚祥的老父親生活怎麼樣,他依靠什麼維持生活?』

    1990年,姚恩亮在翻找舊書本時發現一張紙上記著『李尚祥家在東福山屯』。他馬上郵去掛號信,可信被退了回來。半年後,他多方打聽終於得知上街基鄉有個東福山屯,這個村確實是李尚祥的家鄉,但30年前,李尚祥的父親和姐弟已離開村子,不知去向。

    1997年7月,已經退休的姚恩亮決定親自去尋找李尚祥的家人。後來,他多方打聽終於找到富錦市三寶屯李尚祥叔叔李雨方的家。李雨方老人告訴他,李尚祥的犧牲對他的父親李雨春打擊很大,為此女兒把他接到了原虎林縣,後來他一直在農墾西崗齒輪廠與小兒子生活在一起。今年10月,姚恩亮坐火車來到農墾西崗齒輪廠,在這裡他還是未見到李尚祥的親人。原來一年前,李雨春老人已隨小兒子搬到虎林市境內的八五六農場場部居住。幾轉輾轉,姚恩亮又趕到八五六農場場部。在這裡,他終於見到了李雨春老人。

    姚恩亮問起李尚祥犧牲後屍骨在何處,全家人都不知道。李尚軍說家裡收到部隊寄來的革命烈士通知書,纔知道哥哥犧牲了,但當時父親考慮到孩子都小,路途遙遠就沒有前往。他拿出李尚祥給家裡寄來的惟一的東西——部隊獎給他的筆記本。筆記本裡有這樣一行字:『贈給七九站供電機組接收機模型制作者李尚祥同志。』落款是『防空部隊探照燈第40團政治部司令部贈』。李尚祥寄回家中的照片上有『福建馬尾留影』的字樣,由此可以看出李尚祥所在部隊是守衛南疆海島的防空兵。不知道烈士忠骨埋在何處成為大家的憾事。姚恩亮向李家人表示,他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找到烈士忠骨掩埋的地方。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