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7日電 雙鴨山農場今年5萬畝紅小豆又喜獲豐收,畝均效益超過300元,1500萬元的票子揣進了種植戶的腰包,而2005年的5000噸紅小豆訂單已經到手。
據場長楊本華介紹,該場生產的紅小豆是向日本出口,要求標准高。為了符合訂單要求,一起步就采用了國際化的運營模式,整個項目封閉運行。在生產布局上,這個農場實行全場單品種種植,還建立了一隊一『表』檔案管理制度。在生產過程中,則嚴格執行國內紅小豆生產操作規程,選擇生態環境良好,符合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准,土質肥沃,無污染源的地塊,使用符合無公害食品規程的肥料和農藥,選擇適應性、抗逆性和商品性均優,並過了日本《種子管理法》保護期的紅小豆品種,確保產品對日銷路順暢。在收獲管理上,實行措施統一,落實到戶,逐戶驗收,保證單品種收獲,單品種貯藏,並建立了一戶一『卡』制度。此外,這個農場還成立了紅小豆協會,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開拓擴展市場,交流生產技術經驗和經貿信息,承擔紅小豆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後經營服務和技術培訓等,推動了紅小豆生產的健康發展。
在紅小豆的整個生產過程中,該場每年還邀請日本專家4次來場進行指導,農業部門則每3天與日本專家通過國際互聯網就氣象條件、作物長勢、生產管理進行交流,共同商定防病、防蟲措施。通過不斷加大紅小豆生產的科技含量,出現了一批紅小豆高產高效種植戶,今年17隊張尚文種植的33畝紅小豆,畝產210公斤,畝效益高達516元。紅小豆的品質有很大提高,目前,該場生產的紅小豆經過日本5項指標化驗,均達到了北海道紅小豆主產區的優質標准,在國內處於較高水平。經日本專家認定,該場已有3.5萬畝紅小豆達到了日本最高的A級管理標准,佔紅小豆出口生產基地總面積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