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27日電 18日凌晨,哈爾濱市平房公安分局保國派出所的大門被人叩響:竟是一個在警察身邊居住了兩個多月的鄰居,來投案自首。他,就是曾於去年6月盜竊市第五百貨商店價值9000餘元物品的李軍(化名)。
23日起,記者在看守所進行了兩天的跟蹤采訪,在與李軍的長談中,看到了一個盜竊者因時刻自責、無法過正常人生活而瀕臨崩潰的經歷。
社會援手 完成學業
李軍今年20歲。7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因患精神病無法照料他,得不到家庭溫暖的他在市場流浪。一次,他被一個遠房姑姑發現,得到了久違的家庭溫暖。李軍的事被媒體報道後,引起社會關注,各屆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使他完成了小學到初中的學業。初中畢業後,李軍到技校學習。李軍姑姑家的經濟條件並不富裕,他的到來,也給姑姑一家的生活帶來負擔。於是姑姑為李軍租了一個房子,又找到一個姓宋的個體老板,宋老板十分同情李軍,讓其在自己公司打更,李軍的生活有了保障。
為了面子 偷盜商店
李軍命運坎坷,卻幸遇眾多好心人的幫助,他時時心懷感激,希望自己能有所出息,處處不甘人後。在技校時,願意動手研究各種物品的李軍對電腦產生極大興趣,一次,他到住所附近的市第五百貨商店買東西時,見商店二樓經銷各種電腦器材等商品,都是他沒有能力買的。為讓人看到自己的生活狀況不比其他同學差,他一念之差,產生了偷盜的想法,去年6月10日晚的一個雨天,他從商店後身爬到二樓鑽窗入室,先後在商店的一層、二層盜竊照相機、手表、電腦、手機充值卡、襯衫等價值9000餘元的東西。
終日負罪 無以排遣
商場報案,警方現場勘查,他也像沒事人似的看熱鬧,誰也沒想到離警察不遠處的他就是作案者。按說他該暗自慶幸,可是每到夜深人靜,他的腦子裡滿是自己偷盜的事,越不想回憶就越發清晰,不由自主地感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在困繞著他,平時不愛說話的他變得更加寡言少語,行為也開始變得反常:每當陌生人找他說事,他就心驚膽戰;別人跟他大聲說話,他就覺得有人要抓他;走在大街上聽到汽車喇叭響,他就感到警察要來了。
一次,宋老板單位發生盜竊案,由於他是打更人,警方讓他到派出所協助調查,他到派出所做了筆錄後,總感到警方有一天會查到他的事,出於躲藏的心理,他沒跟宋老板打招呼,就從公司搬走了。
技校畢業後,他分到哈航集團公司,住在東安獨身宿捨與保國派出所斜對面的樓上。平房公安分局實行治安大巡邏行動以來,他看到保國派出所的警車每天都到社區巡邏,看到警察不時出出進進,他就覺得那是在對他進行跟蹤偵查。特別是夜晚聽到警笛聲,他會立馬一躍而起,緊張向外觀看。
不堪重負 投案自首
長期的思想壓力,讓他感到全身無力,經常走神。終於,在12月18日凌晨,鼓足勇氣的李軍敲響了平房公安分局保國派出所的大門,向值班副所長吳瓊做了交代。恰巧,吳瓊就是去年曾到案發現場偵查的警察之一。警方在李軍租住的房子裡搜出一些還沒用過的贓物。
在看守所,李軍向記者講述自己的經歷時,一直流著悔恨的眼淚。記者問他現在最想表達的是什麼?他說,自己是在社會好心人的資助下長大的,可不但無以回報,還乾出危害社會的事,一直為此良心不安。他告訴記者,從宋老板的公司搬出來後,一直沒去看過他,宋老板曾對他有恩,等自己出來後,第一個要看的人,就是宋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