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8日電 明年哈爾濱市將有22萬人參加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其中,中小學教師佔了45%。近日,市政府下發了《哈市中小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據了解,這是我市教師隊伍第一次實行人事制度根本性的變革。
那麼,這次改革究竟改些什麼、它給廣大教師帶來哪些變化?權威人士對實施方案進行了重點解讀。
城鎮中小學按師生比例設崗
科學設崗是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礎性工作,也是這次改革的難點。《方案》要求:
———要從實際出發,按需設崗。目前,農村中小學佔全市中小學的84%,有關部門在深入調查基礎上指出,各地要因地制宜、區別對待教師崗位設置:對農村地區要根據班級合理地設置崗位;城鎮可以按照師生比設置崗位。
———實行中小學後勤服務社會化。對中小學校工勤人員實行『老人新機制、新人新辦法』,按照空一收一、走一減一的原則,逐步取消工勤編制。
校長一校任職不超10年
據了解,我市將全面實行校長選拔任用制度,引入競爭機制,對校長實行公開招聘。今後,中小學校長將實行任期制和交流制,根據校長的德、能、勤、績和工作需要確定任期。每屆校長任期原則上不超過5年,同一學校任職原則上不超過兩屆。
加強對校長的履職考核,把考核結果作為校長獎懲、續聘或解聘的重要依據。對考核不合格或有問題的,要及時予以解聘或作相應處理。要充分保障教職工對校長選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各區、縣(市)要制訂校長交流計劃,建立校長交流機制。
破除『鐵飯碗』實行聘用合同制
改革中小學現行的用人制度,實行中小學教師聘用合同制,這是我市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
———在實施過程中,要按照『科學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擇優聘用、嚴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則,由學校與教職工簽訂聘用合同,明確聘期內的崗位職責、工作目標、任務以及相應待遇。按照『老人新機制、新人新辦法』的合同管理機制,對中小學教師實行聘用合同制,從而實現中小學校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由行政任用關系向平等協商的聘用關系轉變。
———全面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嚴格按照《教師資格條例》做好教師資格認定、持證上崗工作,建立優化教師隊伍的新機制。
———對工齡已滿25年或者年齡距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不足10年的聘用人員,本人申請並經組織審核符合條件者,學校可以與其簽訂聘用至該人員退休的合同。
———中小學實行教師職稱、職務評聘分開和教師職務聘任制。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技術職稱作為任職的資格,與工資待遇不直接掛鉤。受聘人員可不受職稱限制,可以高職低聘,也可以低職高聘,逐步實現教師職務聘任與崗位聘用的統一。
———建立辭聘、辭職和解聘、辭退制度。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中小學校可根據國家有關政策,按照法律程序和勞動合同的約定解聘或辭退不合格教師;教師有權依法辭聘或辭職。
改革分配制度實行結構工資
與教師聘任制相適應,我市還改革了教師的工資分配制度,實行結構工資制,建立了新的教師工資保障和分配激勵機制。
中小學校實行工資總額動態包乾,在科學合理定編的基礎上,實行增人不增工資總額,減人不減工資總額,節餘部分由學校自主分配,超額部分由學校自負的工資分配管理辦法。
中小學實施以職務崗位工資為主要內容的分配制度改革。將教職工原工資劃分為固定工資和動態工資兩部分,動態工資按照職務崗位、責任、工作態度、工作量、效率、獎勵等因素重新分配。中小學校要建立動態工資專項資金,專項資金由原工資構成中津貼部分、全口徑工資包乾節餘資金及學校投入的資金三部分組成。
未聘人員妥善安置內部消化
各單位要積極做好未聘人員的安置工作。對因機構編制精簡、崗位撤並、專業不對口等原因未被聘用上崗的人員,主要以單位和行業內部消化為主,采取高職低聘、內部交流、轉崗聘任、跨行業和跨系統調劑、創辦經濟實體和服務實體等形式進行妥善安置。
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各校的辦學層次、規模、編制、隊伍狀況等情況,引導超編教師向缺員學校流動,逐步實現校際師資力量總體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