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2月29日電 2002年夏,哈爾濱車輛段職工魏樹山陪妻子回鶴崗探親時,偶然得知了李維清老人的傳奇經歷,並了解到:這位參加革命近50年沒回過家鄉的老人,最大心願就是能再回家鄉看看。為了圓老人這個夢,魏樹山想方設法為老人籌集回家路費,幾經周折終於把老人送回家鄉。
11歲參加部隊的『小鬼妹』
李維清1932年出生在惠陽縣澳頭鎮嶺澳村,當時這裡是東江縱隊的駐地。她出生3個月時,父母因為叛徒出賣被敵人雙雙殺害,好心鄰居收養了她。11歲那年,東江縱隊接到情報連夜轉移,部隊出發一個多小時,發現李維清跟在後面,部隊首長看她態度十分堅決,離村屯又很遠了,便收留了她。就這樣,李維清11歲就成為東江縱隊一名戰士。
到全國解放,被戰士們稱為『小鬼妹』的李維清已是17歲的老兵了。在李維清老人保留的《回鄉轉業建設軍人登記表》上,清楚地記載著她共參加過17次戰役,負輕重傷各一次。
響應號召隨夫轉業北大荒
1954年,被保送到解放軍粵北軍區軍官訓練隊並提昇為班長的李維清,與來自黑龍江省勃力縣的戰士劉殿臣組成家庭,並於當年響應號召,隨丈夫回北大荒參加生產建設。
20世紀60年代初,李維清因種種原因與丈夫離了婚,帶著兩個未成年孩子生活。在此期間,她曾多次給家鄉寫信,想尋找當年的舅舅,但不知什麼原因都被退了回來,後來她也不抱希望了。
20世紀90年代初,在區街小廠工作的李維清因工廠倒閉下崗,兒子和兒媳離了婚,10歲的小孫子就靠她撫養。自那時起,她和小孫子就靠政府每月發給的154元固定補助金生活,2002年纔辦了低保。
哈爾濱人幫她圓了回鄉夢
魏樹山被李維清老人的傳奇經歷深深感動,他問老人最大心願是什麼?老人說:『不知今生能不能回老家一趟,看一眼家鄉的大海!』魏樹山當即保證:『我一定要讓您老回家鄉看一看。』
魏樹山每月工資僅700多元,愛人又長年有病。可為了兌現諾言,他省吃儉用為老人積贊路費。他把老人的情況向廣東省有關部門進行了反映,後經多次與廣東省婦聯和《惠州日報》聯系,終於等到了好消息:《惠州日報》決定派記者來核實,如果情況屬實,要接李維清『回家』看看。
當年11月初,受惠州市委組織部、宣傳部委托,《惠州日報》兩位記者來到哈市,在魏樹山協助下完成核實工作後,魏樹山陪李維清老人一起登上飛往深圳的飛機。
傳奇經歷寫成電視連續劇
到了惠州,由於李維清老家在建大亞灣核電站時,村子都遷走了,找了一星期也沒找到嶺澳村。魏樹山買來深圳市地圖,領著老人對照地圖反復查找。最後終於找到了嶺澳村。在親人、戰友和鄉親們的熱情陪同下,李維清老人來到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在112名烈士英名中,她的名字赫然排在第4排右數第4位。據當地領導介紹:全國解放後,村裡一直沒有李維清的音信,以為她在戰斗中犧牲了。後來在建烈士紀念碑時,就把她的名字也刻上了。
如今,73歲的李維清在家鄉安享幸福晚年。酷愛文學的魏樹山回哈爾濱後,決心把老人的傳奇經歷寫成劇本教育後人。日前,他創作的劇本《『烈士』還活著》已經封筆,並按深圳電視臺的要求改寫成17集電視連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