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金娃』何以難抱回?黑龍江墾區異國開墾喜懮參半
2005-01-04 11:40:4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4日電早在1998年,綏濱、洪河農場搶先在俄羅斯『登陸』,並且小賺了一把。於是,一股墾區赴俄開發土地的熱潮被攪動起來。

    俄羅斯實行土地對外開放開發以來,因其土壤肥沃,地租低廉,我省墾區一些農場開始揮師北上,到與我國一江之隔的俄羅斯去種地。那麼,走出去,真的能淘到『金子』嗎?

    並不都能賺到錢

    據赴俄種地的人說,俄羅斯耕地租價低,租金交付一般以實物為主。開發初期,平均每畝地租折合人民幣5 10元,而且是按實際種植面積收取。俄羅斯土地肥沃,遠東地區的大多數耕地是在1991年以後,由於前蘇聯解體,國營農場取消而撂荒的耕地,因常年沒有化肥、農藥的『騷擾』,土壤有機質含量高。

    那裡地廣人稀,農業機械落後,現代化程度低。而我省墾區機械力量強大,農戶擅長耕種,而且俄方的汽、柴油等燃料充足,價格便宜,在俄使用大機械作業,不用為機械的『口糧』擔心。據濃江農場外經辦主任焦安營介紹,濃江農場在俄種地,因為可選擇性強,所以在合同面積內就挑最好的地塊種。

    正是因為這些優勢,一些農場便組織人赴俄開發土地。2000年,綏濱農場與俄羅斯哈巴地區一家單位簽訂了1779公頃土地租賃合同。利用閑置機械設備,讓虧損掛賬的家庭農場赴俄種地,四年裡雖然有三年遭受了嚴重澇災,但由於規模種植仍然小有收獲。

    但並不是所有農場都像綏濱農場一樣幸運。一些農場由於對俄羅斯土地市場缺乏全面了解,只顧低頭往俄羅斯奔,結果結結實實地撞到了南牆,農場非但沒有淘著『金』,反而耗上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某農場滿心歡喜地購買了新農機,殊不知,赴俄開發土地不宜帶新機械,在勞務人員過關時,也沒有辦理勞務輸出證照,無法通過海關檢查。沒辦法,他們只好一一從頭辦起。僅農機過關一項就花了巨資,加上對俄方的勞務、生產資料供應情況缺乏了解,結果種植一年,還倒搭進去200多萬元。

    『金娃』何以難抱回?

    雖然在俄種地租金低,但真正賺到錢的並不多,是什麼原因呢?

    『瓶頸』之一:

    勞務問題難以解決。據了解,俄方禁止個人持旅游護照和商務護照在俄打工,赴俄種地的勞務人員必須持勞務護照。而要辦理勞務護照,從發邀請函到辦好簽證每人費用在5000 6000元左右。為了緩解勞務壓力,一些農場曾僱用俄羅斯當地農民,雖然勞務費與國內差不多,但是,俄羅斯農民不是不願乾就是乾不了。洪河農場曾在俄羅斯僱用幾個當地農民開播種機,可他們乾一天領到20元工資後,第二天就不見了影。一打聽,原來頭天晚上拿錢買酒喝醉了,第二天還沒醒來。

    『瓶頸』之二:

    農機出關及修理難。對許多農場來說,農機過關手續非常棘手:俄方對農機過關檢查嚴格。某農場由於從沒辦過農機過關手續,農機到關後,幾個月辦不下來,耽誤了農時。據了解,赴俄種地不宜帶新農機,否則俄方將征收高額農機出口關稅。而帶舊農機,關稅很低,只有10%%左右,但使用舊農機同時,維修又成了問題。農機配件不相配,一旦農忙時遇到農機損壞,無法在當地更換零件。派人回國內買件,既耽誤農時,又增加費用。

    『瓶頸』之三:

    農藥、化肥過關難。『在俄羅斯遠東地區開發土地,滅草施肥是一個難題,因為中國的滅草劑等農藥無法過關。』濃江農場外經辦主任焦安營對此感觸頗深。

    俄羅斯人非常注重環保,嚴禁中國農藥入境。在俄遠東地區,各種惡性雜草非常多。采用機械中耕滅草,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草荒問題。俄羅斯當地也有農藥,但對頑固的雜草不起作用,進口農藥數量少,價格高,且非常難買。草荒制約著承租戶在俄的進一步開發。

    『瓶頸』之四:

    物資供應和糧食銷售難。俄羅斯遠東地區目前在物資方面還是計劃供應,購買化肥、燃料要提前一個季節報計劃,而且要到莫斯科購買。從遠東到莫斯科火車行程約7天。有關人員測算,雖然俄化肥比較便宜,但要運到遠東地區每噸要增加300多元的運費,價格與國內相差無幾。一些農場不了解情況,不提前報計劃,就盲目組織人員、農機過境,結果無油可用,無肥可施,坐失了良機。

    糧食銷售也是難題。據了解,要把在俄種的糧食運回國內屬進口糧食,加上關稅、運費,價格與國內相近。據了解,俄遠東只有哈巴地區有一兩家大的糧油加工廠,一旦加大開發面積,糧食銷售將成為一大難題。

    這些難題不能解決,赴俄種地就成了燙手的山芋。然而,墾區不少單位並未認識到這一點,紛紛赴俄考察,簽訂種植土地合同,種地熱一再昇溫。有的農場為了能夠盡快達成協議,甚至『內訌』,使俄羅斯原本很低的地價逐漸抬高。據業內人士稱,現在有些地價已經翻倍。『俄方對我們的態度也有所改變。』去俄考察過多次的洪河農場宣傳部長胡志剛說:『以前,我們到下列區種地,下列區一些官員對我們恭恭敬敬,生怕我們不在那兒開發了。可現在,我們再去,他們的鼻子翹得老高,還說,現在有的是人種。』

    應成立專門部門負責協調

    對這些難題,一些農場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洪河農場調查發現,赴俄種地必須走農場協調服務,家庭農場自主投資開發之路。該農場在俄羅斯成立龍鍵公司,負責為家庭農場辦理護照、農機過關等一切事宜,公司從農戶的土地收益中收取一定的服務費。

    一些農戶利用洪河農場在俄的優勢,主動掛靠,共同開發。他們發現,如果自己在俄辦公司、簽合同,費用大不說,所涉及的很多領域還不熟悉。他們了解到洪河農場在俄已有基地,而且有辦理相關事宜的經驗和組織,與俄羅斯下列區簽了8萬畝土地種植合同,去年只種了4萬多畝。於是主動掛靠洪河農場,一切手續都由龍鍵公司辦理,在俄的采購物資也由龍鍵公司負責協調。濃江農場在洪河農場簽下的合同裡耕種了1.5萬畝耕地,每畝地交給龍鍵公司一定的管理費。農場精選了十多個有資金有能力的家庭農場赴俄種地,去年大豆豐收,家庭農場個個盈利。

    去年的哈洽會上,洪河農場又和俄羅斯下列區簽訂了20萬畝土地開發合同。有了濃江的經驗,農墾建三江分局決定:分局其他農場都掛靠到龍鍵公司組成集團,共同開發土地。

    『現在,我省開始大規模開發俄土地,有關部門能不能成立一個協調部門負責兩國之間事宜的協調,再不能讓國內一些單位各自為戰,互相內耗了』,在采訪中一些赴俄人士紛紛建議。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