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4日電 說起牡丹江市的工業,可謂是經濟的支柱和主該財源。但是一段時間以來,牡丹江市工業產業門類小而全所困擾。
與黑龍江省其他城市相比,牡丹江市的工業呈現一個綜合性的結構:與哈爾濱、齊齊哈爾比,牡丹江市的重工業化程度不高;與大慶、伊春等比,資源型產業不突出。
優勢產業不突出,成為制約牡丹江市工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不過,讓人驚喜的是,2004年牡丹江市的造紙產業、汽車配套產業和能源產業等,逐漸顯現出優勢。
據牡丹江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數據顯示,2004年1-11月,牡丹江市工業整體快速增長,主要是受造紙、食品、橡膠及能源等主導行業的影響。4個行業實現產值36.6億元,佔全市工業比重47.1%,增長35.3%,拉動全市工業增長14.5個百分點。
說起牡丹江市的造紙業,自然有牡丹江市自身的優勢:『恆豐』是全國最大的卷煙輔料生產基地,在國內佔有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大宇』,銅版紙產量列國內前5名。2004年1-11月牡丹江市機制紙增產4.3萬噸。『大宇』銅版紙銷售形式回昇,銷售收入增長33.4%。『恆豐』產品附加值和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高,實現利潤1.2億元。
『恆豐做特,大宇做大』,即『恆豐』開發附加值高的特種產品,『大宇』擴大銅版紙的生產規模。如果今後啟動林漿一體化工程,發展包裝印刷等後續配套產業,那麼到2010年,牡丹江市紙業銷售額有望達到70億元,成為全市第一大支柱產業。
說起汽車配套產業,當首推『樺林』和『富通』。與佳通重組後,『樺林』重現生機。2004年1-11月實現銷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6.5倍。明年『樺林』將進行技術改造,形成年600萬套生產能力。再看『富通』。去年1-11月,汽車空調壓縮機增產6.4萬臺,銷售收入增長了29%。有了這兩個龍頭,牡丹江市將形成以輪胎、汽車空調機、曲面披覆膜、注塑件、汽車紙板等產品為支橕的汽車配套產業。
其實,牡丹江市還有很多產業逐漸顯露其優勢,其後勁也很足。比如能源,利用水能、風能、煤炭等能源富集的優勢,爭取到2010年能源項目新增銷售收入60億元。
比如制藥,發展靈泰、黑寶、友搏等制藥企業,形成以北藥、中成藥及制劑為代表的產業格局,爭取到2007年實現銷售額15億元。
再比如木材加工,依托綏芬河、東寧口岸優勢,引導企業發展高檔終端產品,爭取到2007年木材加工業銷售額達到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