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三農在線:牡丹江奶牛自動化散欄喂養獲高產
2005-01-07 14:30:15 來源:三農在線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7日電農墾牡丹江分局加快實施優質奶牛工程強化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全面推行以科學飼養為核心的規范化管理,使奶牛種群質量和投入產出率均有大幅提昇。

    近日,記者在完達山腳下的8511農場良種場采訪,外面已是冰天雪地,寬敞明亮的牛捨內只穿羊毛衫和藍色工作服的飼養員卻手握方向盤駕駛紅色的自動投料車輕松工作,體態豐滿的『黑白花』在寬大的運動場上悠閑自得的走動。良種場場長牟成武告訴記者,目前,這個牛場種群總量已達1020頭,全部自動化『散欄式』喂養,電腦管理、監控,全混合日糧配方科學飼養,日產奶平均21公斤,乳脂率4%以上。最高單產一胎牛40公斤,年產高達8噸,平均7.1噸,比一般奶牛多產1噸多,純效益超過4000元。

    近年來,這個農墾分局始終把優化優質奶牛種群,強化規范管理,提高奶牛飼養的投入產出率作為建設畜牧強局的主攻目標,實行『區域化布局、機械化生產、規范化飼養、科學化管理』,並於2003年啟動了以實施優良奶牛良種工程為標志的墾區最大良種澳牛擴繁中心建設項目,兩年投入1.3億元,從澳大利亞成批購進優質育成、半育成奶牛4578頭,形成國內最大的優質澳牛群體。分局采取統一規劃,有條件先行,基礎設施扶持,職工自願入股、引資合作、機關乾部集資等多種形式支持重點養牛大場區域發展。分別在海林、8511兩個農場建起千頭以上純種澳牛基地,850、857、雲山等6個農場建立200頭以上規模的高標准奶牛養殖小區。

    他們還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加速種群擴繁。利用已經成熟的凍精配種、胚胎生物技術等現代手段加速繁育速度,擴大優質奶牛種群數量。今年初引進胚胎生物技術年底前將完成200頭澳牛胚胎移植,有效地提高了優質奶牛的繁殖率,提昇了奶牛養殖層次,增加了奶牛養殖的科技含量。

    據分局水產畜牧局統計,到12月初,全分局奶牛存欄已達5.5萬頭,鮮奶產量超過了20萬噸,產奶牛平均單產6.1噸,在全省領先。8511農場和海林兩個農場在首屆『中國奶牛發展大會』上分別被授予『全國奶牛養殖示范場』和『全國奶牛養殖示范小區』稱號。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