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灰領』人纔為啥越來越吃香?
2005-01-10 10:00:2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月10日電 『哈爾濱市四海集團又來招聘技術工人了!』坐落在雙城市的哈市工程技術學校,天天面對著全國幾十家企業的招工人員應接不暇。剛剛入學一年的新生他們都要,而且男女生不限,來了馬上就上班,這人纔市場到底怎麼了?面對全國下崗職工就業難這一難題,『灰領』人纔卻呈現出空前的短缺。那麼,『灰領』人纔為啥缺口越來越大?

    中國人歷來有『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觀念,重學歷輕技能,好像只有腦力工作者纔是人纔。這也是千軍萬馬擠上高考一條獨木橋的直接原因。由於社會關注財富而不是勞動,這也影響了大學生的擇業觀念。哈市工程技術學校黃紹起校長感慨地說,職業技能培訓是基礎學科,各大專院校擴大招生規模,學子是花了高費用學完後在家待業,成了政府、社會和家庭的一大難題。而這筆浪費顯而易見是巨大的。『灰領』人纔短缺還將持續緊張狀態15年以上,黃紹起校長一舉下起了重注,在雙城市原校址的基礎上,在哈市機場路又辦起了新學校,學校下設機械工程、信息工程、商貿工程等5大類25個專業,在校學生突破1300人。

    哈市一些大企業缺少技術工人,他們只好把已退休在家的老工人請回去支橕門面,這樣的企業別說是發展,能維持就已經不錯了,畢業於工程技術學校的尚錢坤如今已經是四海集團的車間主任,他對『灰領』人纔短缺的看法更是一針見血。面對越來越熱的供需關系,黃紹起校長的心裡也存在著一大難題,1300多名在校學生竟然有95%以上的學生是從農村來的,培養學生必須花費巨大的投入,造成教師隊伍的師資力量的不足,這也是學校在哈市開設新校址的一大選擇。5年時間哈市工程技術學校辦起來、站住腳,輸送高質量人纔,這就是『灰領』人纔短缺這一機遇給工程技術學校帶來的機遇與考驗。

    記者從21世紀高級技能人纔開發與就業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了解到,我國80%的企業缺少『灰領』技師人纔。技術人纔的短缺帶來了嚴重的後果:我國制造的機械產品只有5%達到當代國際水平,企業產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企業不良產品的經濟損失每年竟高達2000億元。有專家呼吁,培養『灰領』人纔已經刻不容緩,應該引起業界的高度重視。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