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月13日電 年終歲尾本應是保健品銷售的旺季,然而昨天記者在哈爾濱市各大藥店走訪時發現,受『巨能鈣』風波的影響,盡管保健品櫃臺仍然佔據著藥店的顯著位置,但櫃臺前卻冷冷清清,少人問津。據一些保健品銷售人員介紹,今年保健品的銷量至少比去年下降了兩成。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哈市南崗區的一家大型藥店,一進門就看到了長長的保健品櫃臺,各種補腦、補鈣的口服液等花花綠綠的保健品讓人眼花繚亂。每當有顧客走近櫃臺時,營業員都會熱情地介紹,然而停留的人卻很少。一對年輕的夫婦在櫃臺前徘徊了許久,兩人不時地小聲商量著,最後空手走出了藥店。記者觀察了近半個小時,發現雖有四五名中老年顧客在保健品櫃臺前稍做停留,但也都是在聽完營業員的介紹後,空手走出了藥店。
隨後,記者又來到位於南崗區東大直街的寶豐藥店深業店。一進門,就看到一盒一盒的保健品像小山似的擺在電梯一側,配上大幅的宣傳畫,十分搶眼。而其它各種保健品也不甘示弱,均被一字排開擺放在顯要位置。雖然這樣,櫃臺前仍是難以看到往年人們爭相搶購的熱鬧景象,購買的顧客稀稀拉拉。
據寶豐藥店深業店的趙經理介紹,每年深秋到春節期間,都是保健品的銷售旺季,各大藥店都會將保健品擺放在顯眼位置吸引顧客。可是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成熟與理智,以及人們對健康標准認識程度的提高,人們不再像以往那樣輕信一些保健品誇大其詞的宣傳,盲目地跟隨潮流大量購買,而是有針對性地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購買。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保健品的銷量至少下降了兩成。
對此,一些市民紛紛表示,以往對保健品的認識程度不夠,加之一些誇大的宣傳,將保健品吹噓成可以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可是服用了一段時間後,不但沒有達到其承諾的療效,還延誤了病情,浪費了金錢,真是得不償失。特別是聽說了一些知名的補鈣類保健品,被有關部門查出了問題後,保健品市場良莠不齊、魚目混雜的狀況呈現出來,保健品在人們心目中已經失去了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