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月13日電 2004年12月31日,剛剛進行完模擬考試的中學生王強,一臉興奮地與其他3名同學相約共進晚餐。走進學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館前,王強還給父母打了電話,稱考試考得很不錯。欣喜的父母隨即告之當晚多吃點兒好的犒勞一下自己。
從當天下午2時開始,4名少年足足喝光了2公斤小燒,全都酩酊大醉,15歲的王強更是喝得人事不省。被同學攙回租住的宿捨後,他臉色發青,頭沈沈地低垂著。房東看到此狀,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將王強送到最近的醫院。雖然醫生奮力搶救,但15歲的他還是停止了呼吸。當王強的父母跌跌撞撞地趕到醫院,見到被白色床單裹著的兒子時,他們不敢相信:那個曾經調皮聰明的兒子,竟然被酒活活醉死了;而當一同喝酒的其他3位同學酒醒過後更是痛悔交加……
據王強的主治醫生介紹,王強之死,系酒精中毒太深所致。正常情況下,成人飲酒過度,通常會出現心率加快、皮膚昇溫、頭暈惡心、神智不清、神經系統指揮失靈等癥狀;而正處於發育成長階段的青少年,其各器官功能尚不完備,對酒精的耐受力更低,肝髒處理酒精能力也更差,猝死的幾率比成人高幾倍!
記者從哈爾濱市幾家醫院的急診科了解到,近一段時期以來,醫院每晚收治過量飲酒的患者越來越多,最多一晚高達十幾人,而在他們當中,也不乏一些中學生,甚至還有一些女孩子。每逢周末,人數還會攀昇。
據一位在校中學生介紹,喝酒,已成為校園中少數學生交際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生日宴會、考試、畢業、聚會……幾乎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用酒將之渲染。一位急救人員告訴記者:『到我們這裡的學生大多是急性酒精中毒,說胡話、耍酒瘋、罵人打人,什麼樣的都有。時值隆冬,還有好多人因醉酒後睡在街頭,造成嚴重凍傷……』
考試失利暴喝好學生險成『植物人』
17歲的劉剛是哈爾濱市某中學高三的學生,成績一向優異。然而在不久前的一次模擬考試中,他因過度緊張突然發揮失常。成績公布的當晚,他沒有回家,而是獨自一人鬼使神差地走進一家小酒館。從未飲過酒的他,一連喝了一斤半白酒,直至醉倒在酒桌上……經過診斷,劉剛是因喝酒過量引發大腦高度昏迷,沒有任何意識。在隨後近一周的治療中,劉剛如同植物人一樣僵臥在醫院的重癥監護室裡,而心碎的母親則每晚都會站在門外淚眼相望。經過進一步的藥物治療,劉剛的病情漸有好轉……而當他重返課堂之後纔痛心地發現,不但自己失去了寶貴的備考時間,更主要的是,他的大腦經歷了這次重創,記憶力急劇下降。無奈中,劉剛不得不辦理了休學……
青少年飲酒過量很容易導致酒精中毒及肝功能損壞,對記憶力和正常的生長發育都有很大的影響,長期酗酒的年輕人由於腦部神經常受刺激,導致大腦皮層萎縮,三四十歲就可能患上帕金森癥。
學生對酒的依賴,既有內因也有外因。與上世紀70年代以前出生的學生相比,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內心比較孤獨。而且,現在的家長很少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只要求他們學習好。遇到麻煩事,父母馬上大包大攬,不用孩子自己思考解決。這種『包辦式』呵護對孩子的成長不利,他們進入校園後,一旦遇上煩惱的事情,無所適從,酒精很容易成為他們放縱自我或是逃避現實的載體。
酒後『火拼』釀血案花季少女命斷『狂歡夜』
2004年12月26日,是西方的聖誕狂歡夜。當晚,同在哈爾濱市一家飯店就餐的兩桌少年食客狂歡時刻卻發生矛盾,隨後廝打起來,一名17歲的女學生在這場『戰斗』中身亡,『狂歡夜』變成了血腥之夜。當晚6時許,哈爾濱市的趙峰與另外兩女兩男來到某酒店過狂歡夜,幾人一番狂飲後感覺不盡興,便來到附近的一個歌廳內邊唱歌邊繼續喝酒。晚11時許,唱完歌的他們又來到一家小飯館繼續暴飲。在喝酒的過程中,趙峰與鄰桌的幾個學生發生口角,隨後借著酒勁兒雙方大打出手。毆斗間,一名17歲的女學生倒在了血泊中,警方趕到時,她已經停止了呼吸……
據南崗區檢察院呂星檢察官介紹,在近一段時期的未成年人犯罪中,近30%的群毆、搶劫甚至強奸案都與未成年人酗酒有關。很多孩子在犯罪之前,通常要喝一些酒,以此壯膽。還有近50%的未成年人犯罪,是在酒精直接作用後直接誘發的,這一點較之成人犯罪更為突出!
調查——少年『醉生夢死』誰之過?
一個個稚嫩的生命隨『酒』消逝令人惋惜,酗酒之風對純淨校園文化的侵蝕則更加讓人焦慮。成人世界裡的酒文化,為什麼會在孩子們中間大行其道?連日來,記者走訪了哈爾濱市部分中學的老師和學生。
哈爾濱市某中學初三班主任何老師向記者透露,在他所代的班級裡共有51名學生,而有過飲酒經歷的男生竟然佔據一半以上,女生中也有1/3曾經喝過酒。去年7月,在送走上批畢業生後的一次全班聚會上,何老師驚訝地發現,與他相處近3年的學生們,竟有著如此多的『喝酒高手』,就連班級裡一個看似文弱的小女生也一連喝了3瓶啤酒,頻頻向老師舉杯,而且面不改色、氣不喘,令何老師連連咋舌!在師生空前『親熱』的氣氛裡,一個調皮的男生笑著泄露天機———全班沒喝過酒的同學屈指可數,經常喝高的更大有人在,這些在學生中間已是公開的秘密,只不過瞞何老師一人而已!
學生們為什麼頻頻出入酒館,甘願與酒精為伍?在隨機走訪的6位學生,一位學生對喝酒卻頗為無奈:『別人過生日,連女生都跟著乾杯,你說你喝不喝;別人過生日,你去喝,你過生日人家纔能來捧場,再說,也只有說同學過生日時,家裡纔會給錢,纔可以不回家吃飯。』這名學生的話,記者在一位家長那裡得到了印證。
『現在孩子都是獨生子,一個人在家挺寂寞的,父母都希望他們能多交幾個朋友,能多參加幾次「宴會」與別人多多交流,所以每當孩子提出這種要求時,當父母的還是樂意支付這筆費用的。』
一方是孩子為『交友需要』言之鑿鑿,一方是家長為『滿足需要』心甘情願,看似合情合理,然而,這樣的『尺度』並非每個孩子和家長都可以把握好的。
一位老師對記者講到這樣一件事:『有些家長明知道自己的孩子年紀這麼小就開始喝酒,不僅不制止,反而一味地縱容。有一次,我班裡4個學生下午沒來上課,有人說看見他們在學校附近的一個小飯館吃喝,我立刻就趕了過去。到那裡一看,果然,4個學生都在,外加一個中年男子,幾個人喝得正高興呢。我上前質問,纔知道他們是在為其中一個學生慶祝生日,而那個與幾個學生在一起痛飲的男子,就是該學生的父親。正在這時,那位父親接了個電話,說是單位有事找他,隨手拍出500元錢,對他兒子說:「兒子,爸有事先走了,給你500塊錢,把老師陪好了!」然後揚長而去,看得我目瞪口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學生中間最主要的喝酒理由就是參加同學的生日宴會,當然,像上述的那位家長並不多見,然而卻十分鮮活地反應出家長們在孩子喝酒問題上的認識誤區。曾幾何時,所有家長們對孩子吸煙深惡痛絕,對孩子手指或嘴角殘留丁點兒煙草味十分敏感,而如今的少數家長們卻對孩子喝酒表現出了空前的『寬容』,也有一些家長雖深表不安,但在教育方式上卻極不得法,或暴力阻止或無奈妥協,結果適得其反。
讓孩子遠離酗酒危害專家呼喚禁酒法律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專家董鴻揚表示,不少成人對酒宴當中互相『拼酒』樂此不疲,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試想,家長本身就是一身酒氣,還能拿什麼令孩子信服?家長在以身作則的同時,應充分挖掘一下孩子真正的興趣和愛好所在,通過耐心的勸慰,讓孩子將對酒的偏好轉移到健康的活動上。
同時,整個社會都應該承擔起教導和幫助學生遠離酗酒的責任。
未成年人由於身心都還不成熟,自我克制能力有限,不適於模仿成年人的這些活動。可惜,我國目前還沒有一部『禁止向未成年人售酒』和『禁止未成年人飲酒』的法律。
少年買酒當然是自願,但賣酒的『成人』卻應明白自己的責任,因為他手裡的酒畢竟不是瓊漿玉液,喝多了一定會傷身子,何況是對一群少年。而那些食客們,也很少會有人走到少年跟前說:『你們還小,不要喝酒。』沒有,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店家繼續把酒賣給少年們,周圍的人們也只顧自己吃喝,少年們喝得興起忘了一切,一個15歲少年醉死的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在少年們胡吃海喝的過程中,成年人的理性和生活經驗沒有從任何一個角度參與進少年們的行為,不能不說,這是悲劇最終得以發生的一個關鍵。給未成年人營造一個溫暖,沒有被酒精所浸染的安全環境,不僅僅是關系到一個家庭的幸福,更是整個社會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