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4日電 新年伊始,肇東市財政收入再傳佳訊:2004年全口徑財政收入達6.89億元,一般性預算收入6.3599億元,同比增長1.009億元。據省財政部門統計,肇東市財政收入在全省縣級市中位列第一。從2001年起,肇東財政收入每年都以8000萬元的速度增加,四年間從3.5億元,躍昇到6.89億元,近於翻番。
節節攀昇的財政收入,越做越大的財政『蛋糕』,動力何在?追根溯源,環境的保障,大項目的支橕,民營企業和第三產業的興起,使得財政收入『紅箭頭』一路躥昇。肇東始終把環境建設當作『生命線』,從2002年起,他們就給外來企業掛上了『重點保護單位』的牌匾,擋住了『吃拿卡要』,斬斷了伸向企業的黑手。對納稅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先後成立了6個定向服務的辦公室。華潤酒精有限公司是最早成立辦公室的企業之一。當初,對於派駐企業的工作人員黃潤纔,公司還有些不接納。有一次企業的運糧車被扣了,他們試探性地找老黃協調。沒想到,老黃一去就『搞定』,從此,老黃成了企業的『座上賓』。2003年成立的服務伊利辦公室,已為企業辦實事60多件。去年,這個市通過市場運作等方式,投資2.1億元建設了城市道路、給排水等14個工程。
街寬了、燈亮了、樹綠了,引來美國通用磨坊公司、中石油管道局、山東華信等一批大企業集團相繼落戶,投資額達42.29億元。
大項目花開果豐,不盡財源滾滾來。近年來,肇東新上投資超千萬,產值超億元大項目36個,去年新引建億元以上的大項目達7個,財政收入中,70%以上來自於大項目。依托玉米資源建設的成福集團玉米深加工項目,總投資達8億元,已成為全國產業化龍頭企業。去年開工的三期賴氨酸工程項目,年實現利稅1.2億元。依托畜牧資源,伊利集團投資1.5億元,建設14條液體奶生產線,日處理鮮奶700噸,年創利稅1.1億元,同時拉動肇東奶牛由四年前的2.8萬頭激增至11.3萬頭,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部分。香港福和集團2003年投資2.1億元建設的中藥制劑提純項目,年實現利稅1億元。
民營企業和第三產業發展壯大,也日益充盈著肇東的財政口袋。全市現已形成了以成福集團為代表的糧食化工民營企業,以匯中鍋爐燃料油、長海潤滑油為代表的石油化工民營企業,以福和制藥為代表的醫藥化工民營企業,以東龍節能為代表的機械設備加工民營企業,這些骨乾企業去年提供稅金8100萬元,比上年增加1500萬元,成為拉動財政收入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