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推進哈爾濱都市圈建設指導意見出臺 都市圈輻射半徑百公裡
2005-01-17 14:05:3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月17日電 日前,哈爾濱市委、市政府出臺《關於推進哈爾濱都市圈建設的指導意見》,確定現階段哈爾濱都市圈建設的范圍和目標,以及規劃的原則和發展方向。

    范圍以哈爾濱為中心,幅員面積約3.5萬平方公裡

    哈爾濱都市圈區域輻射半徑為100公裡左右,現階段包括哈爾濱市及周邊的五常市、雙城市、阿城市、尚志市、賓縣和肇東市,幅員面積34283.9平方公裡,總人口841.9萬。區域包括特大城市哈爾濱市區1個,建制鎮91個、鄉64個。隨著經濟發展和交通等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逐步擴大都市圈范圍。

    《意見》確定都市圈建設目標,即以提高工業化、城鎮化水平為重點,加快培育衛星城市,使其逐步發展成為人口規模30萬到40萬人,經濟發達、特色突出、環境優美的中等城市。到2010年,基礎較好的阿城市、尚志市、肇東市等縣(市)的城鎮化水平要達到或接近60%。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為依托,以城關鎮和中、小城鎮為基礎,以交通乾線為主軸的集聚發展形態。

    原則:發揮各自優勢,促進產業合理布局

    制定區域產業政策,實現區域經濟的合理分工、協調發展。中心城區要發揮優勢,加快產業結構優化昇級,提昇產業創新力和競爭力,更好地發揮對外輻射擴散作用。

    各產業要向高端化調整

    圍繞支柱產業合理布局,延長產業鏈。推進中心城區支柱產業的產業鏈延伸和大企業集團的產品擴散,加快將電站設備、汽車、醫藥、食品等重點行業的零部件配套加工和中間產品向衛星城擴散,積極引導和促進省內大型裝備制造企業在各衛星城設置配套園區,形成都市圈內各具特色、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共興共榮的產業群。

    核心高標准、高水平建設都市圈開發區

    今後凡新建、擴建、搬遷、改建工業項目,原則上都要進入開發區。要按照《哈爾濱市老工業基地搬遷改造規劃》要求,組織各開發區與搬遷企業進行對接,幫助搬遷企業在開發區內選址建設,將企業搬遷與全市產業布局結合起來。

    充分發揮衛星城市在土地、資源、生產要素方面的潛力和招商引資優勢,選准方向、優化環境、創新機制,在承接國內外制造業產業轉移上取得更大突破。注意引進和發展處於產業鏈的關鍵環節、面向較大區域市場和靠近終端市場的大項目。

    從區域整體利益出發,制定促進全市整體招商引資的公約和法規,減少各縣(市)在招商引資、土地批租等方面的差異,實現政策資源的互通和共享,利用集聚效應招商,避免過度競爭。對開發區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給予貼息支持,在土地審批和用地指標分配上重點向開發區傾斜。

    前提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功能

    在加大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中,以衛星城到中心城市的快速交通通道和衛星城之間的交通網絡建設為重點,提高通行能力和通達深度,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的一小時經濟圈。同時加快完成哈爾濱市至牡丹江、佳木斯、五常省界的高速公路或一級公路及繞城高速公路建設,昇級改造哈阿、哈同、哈雙、哈肇和尚志 五常 吉林榆樹等舊線公路,加快通鄉、通村公路建設,改造危橋險涵,積極支持賓縣修築哈爾濱到賓西的地方鐵路。

    保障加速人纔流動聚集,提高自主發展能力

    加快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通過推進中心城鎮建設,積極引導企業向中心城鎮相對集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制定引進和培訓急需的短缺專業人纔和特殊人纔計劃;加大對衛星城的智力扶持,組織專業人員,開展經常性的下鄉幫扶活動。構建統一的人事制度框架和人事人纔服務體系,大力推進人纔流動,打破人纔壁壘,實現人纔共享。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