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月19日電 近日,哈爾濱市頻繁出現大霧天氣,17日出現的霧氣還沒有消散,18日又一場大霧再次襲來。由於此次大霧形成時濕度較大,地面變得十分光滑,使得哈爾濱市多處路段出現塞車的現象。
記者乘一輛出租車行駛在哈爾濱市的公路大橋上看到,霧氣籠罩著大橋,五十米以外就不能清晰看到事物了,為此許多車都放慢了速度,汽車僅能以時速30多公裡的速度緩慢行駛,來往車輛駕駛員紛紛打開應急燈。即便如此,也沒能減少事故的發生。18日下午,哈爾濱市霽虹橋上兩輛車相撞,造成霽虹橋路段塞車至少三十分鍾。南崗區東大直街兩車追尾相撞、和興路上兩車相刮。由於事故頻發,致使多處路段堵車。
霧不僅給交通帶來了麻煩,也給人的身體造成損害。從霧的形成看,這次形成霧天的原因是由於地面輻射降溫,近地面層空氣由於接觸冷卻和空氣本身的輻射冷卻使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過飽和而凝結出霧滴從而形成的輻射霧。每一滴霧都是水氣包裹著霧核形成的。霧核就是空氣中的污染物顆粒,霧越大說明污染物越多。在這樣的天氣裡,進行大呼吸量的運動顯然不妥,雖然不能馬上出現病征,但有害物質在體內存留勢必會給身體健康帶來一定危害。
對此,黑龍江省氣象臺觀測站發來的信息顯示,哈爾濱市市區內能見度只有200米。然而這樣的天氣在今年已經不止一次了,從元旦以來,哈市也至少出現了六次這樣的霧天。
18日,哈爾濱市天空大霧彌漫,能見度很低,加之降雪後的路面光滑,很多路段發生堵車現象。圖為霽虹橋上緩慢行駛的車輛。
7時20分許,在哈爾濱市紅軍街上,兩輛大客車發生相撞,車輛破損,沒有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