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雙城鹽鹼『瘡疤』地再現綠色生機
2005-01-20 10:07:4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0日電 21平方公裡的土地竟有32萬畝被人們形容為『瘡疤』的鹽鹼地。土地鹽鹼化曾讓雙城市農民一籌莫展。然而,經過一年多的治理,這塊長滿『瘡疤』的土地再現綠色生機。去年治理區內直接經濟效益達到28萬元。

    據調查,雙城市境內鹽鹼地總面積近32萬畝,雙城西北部、西部、西南部地區都有不同程度鹽漬化現象。省國土資源廳啟動的《大慶及周邊地區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給這裡帶來了根治災害的機會和希望。2003年,雙城市首批治理鹽鹼地2.5萬畝的計劃獲批准。

    2004年,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哈爾濱市國土資源局和雙城市主管領導多次赴項目區召開協調會,提出『雙城鹽鹼地綜合治理一定要與奶牛產業鏈聯系在一起』的要求,並落實項目啟動資金32萬元。

    雙城市對鹽鹼地治理工程制定了『先基礎、再圍欄、後播種』的計劃。他們自籌資金14萬元,修築了5.2千米長的3條排灌乾渠,建了8處橋涵,確保治理區內土地濕度均衡。他們還嚴把『種子關』、『整地關』、『播種關』,保證種子出芽率達到85%%以上。

    雙城市還首創利用風化煤的酸性特質與鹽鹼地中的鹽鹼成分相中和,實現第一次土壤改良後,再種植耐鹼耐鹽植物,進一步改善土壤。該市還醞釀成立了『雙城市豐農飼料繁育股份有限公司』,6年後將治理成果全部移交給土地使用人,極大調動了農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

    去年雙城市圍欄6.4萬米,實現封育11100畝,整地並播種13900畝,植樹28000株,同時圍出了33萬平方米的濕地。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