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兄弟三人六年時間耗盡家財沒能保住自家的承包田
2005-01-20 13:45:4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0日電 近日,家住通河縣祥順鎮向陽村河西屯的農民孫國財、孫國富、孫國君兄弟三人在得到村鎮兩級政府關於他們土地問題的調查結果之後,再次陷入失望之中。據記者調查,孫國財兄弟幾個為了要回屬於自己的土地,不僅耗盡家財,而且搭上了6年時光。

    承包地按機動地收回

    孫國財對記者說,1983年河西村(現為向陽村河西屯)實行土地承包時,他們兄弟三人只有十幾歲,都在上學,當時跟他們的叔叔共同承包了位於『北二十?』的80畝土地。從1984年到1997年,他們一直耕種這些土地,並按規定向國家和集體繳納各種稅費。

    孫國財回憶說,1997年河西村村委會換屆,連任的河西村村委會主任周利認為,孫家承包的土地屬於村裡的機動地。1998年初,河西村一些村民到縣裡上訪,要求收回孫國財兄弟的土地。這樣,孫國財兄弟的土地被當作機動地收回,並在1998年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將其分給別的村民。

    時隔多年,當時的村長潘守義及許多村民都證實,『北二十?』是老孫家的承包地。

    市裡意見村裡不兌現

    承包田被收走後,孫國財兄弟三人每家只剩下幾畝口糧田。面對這個處理結果,孫國財兄弟屢次上鄉裡、縣裡討說法。1998年4月,孫國財及家人到哈爾濱市農委反映情況。哈爾濱市農委法規處根據孫國財提供的承包田承包合同,以及其他相關證據,認定他們種的是承包田而不是機動地,不應收回。市農委專門給通河縣農委寫了一封信,說明了對孫國財兄弟土地的處理意見,並向縣農委說明:『作孫的工作,把承包的80畝地抽回30畝,孫也同意這樣解決。』並『請縣委領導給予進一步協調好為盼』。

    孫國財說,在哈爾濱市農委反映情況時,通河縣農委的領導打電話讓他們回來,並答應幫助他們解決土地問題。可當他們回到通河縣找到那位農委領導時,這位領導態度很快發生轉變,不承認他們的土地是承包田,對他們的問題置之不理。

    2003年,經過幾番周折,孫國財兄弟將向陽村村委會告上法庭,經過庭審辯論後,縣法院有關人員幫助他們庭外調解。在獲知可能得到滿意結果的情況下,孫國財同意了調解,並主動撤訴。可現任向陽村村委會主任欒江答應的條件是,現在村裡沒有機動地,如果有了機動地,優先分給他們哥仨,而對他們過去耕種的承包田則不予承認。孫家兄弟關於土地的要求再次落空。

    村委會主任:承包合同是假的

    日前,記者就孫國財兄弟的土地一事向通河縣祥順鎮向陽村村委會主任欒江了解情況。當問起孫國財兄弟土地糾紛的有關情況時,欒江一口咬定那片土地是機動地,依據是1998年第二輪土地承包時,許多村民認為孫家的地是機動地。

    欒江還認為,孫國財兄弟拿出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假的,因為1983年土地發包時,孫國財兄弟都在上學,沒有資格簽訂土地承包合同,他們手中的合同寫著1983年的字樣。

    而孫國財說,1983年土地發包時整個河西村都沒有合同,只是在村裡有個賬目表,到了1990年村委會與村民補簽了承包合同,1994年周利擔任村委會主任時,村委會與村民又簽訂了一份正式合同。其他村民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記者問欒江,這份合同蓋著村委會的公章,如果這是假的那麼全村人的合同都是假的。欒江居然說『那就都是假的』。

    記者又問,哈爾濱市農委已經認定孫國財兄弟的土地是承包田而不是機動地,不應收回,為什麼到了村裡就不給解決?欒江反問,既然哈爾濱市農委有這個態度,那麼讓哈爾濱市農委來解決好了。主管部門解釋:村會計『兩次誤寫』

    在祥順鎮政府給記者發來的名為《關於河西村孫國財、孫國君、孫國富土地承包情況的調查》的文書中,依然認定孫國財兄弟當年承包的土地是機動地,原因是1984年上報承包地數時,村會計『誤把』機動地列入承包田,匯入承包表內;1994年簽訂正式承包合同時,會計再一次『誤給簽入承包合同』。這份調查最後說到,第二輪土地承包後,村裡以『照顧的名義』,補給三兄弟15畝地,這樣孫國財實際承包土地面積15.6畝,孫國富實際包地17.2畝,孫國君實際包地14.1畝。

    當記者就這個調查結果與孫國財現在擁有土地面積進行核對時,孫國財說根本沒有這回事,自己家的承包田僅為8畝,孫國富家的承包面積為9畝,孫國君家的承包面積為5畝,而且2004年的糧食補貼也是按這個面積發放的。這個面積遠遠低於全村的平均水平,也達不到『調查』中所說的數字。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