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冰球館近日發生氨氣泄漏事件 氨管理真空讓人懮
2005-01-21 13:40:53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1月21日電 正值隆冬,生產生活中頻繁使用的防凍劑、制冷裝置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身邊。近日,哈爾濱冰球館發生的一起氨氣泄漏事件為人們敲響了警鍾,各種含氨成分的化學物質在給我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有因使用不當帶來的危險。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對使用這些危險化學試劑的管理在黑龍江省有真空『地帶』。

    冰球館的氨氣泄漏事件

    2004年12月30日,位於哈爾濱市道外區的哈爾濱市冰球館發生了一起氨氣泄漏事件。一周之後,即今年1月7日,當記者來到與冰球館一牆之隔的道外區八區五巷采訪時,提起氨氣泄漏的情景,居民仍是心有餘悸。

    63歲的居民張大爺告訴記者,事發那天早晨,他在家裡聞到空氣中有一股刺鼻的氣味,讓口腔和眼睛都感到十分難受。再看看窗外,過往的行人紛紛掩鼻而行,這股難聞的氣味彌漫了整個小巷。氣味是從與小巷相鄰的冰球館傳過來的,當時他還看到,一些白色氣體從冰球館制冷機房外的鐵罐內不斷溢出。後來,消防隊和環保局的人都來了,謹慎地對此進行了處理,但空氣中那股刺鼻的氣味過了兩三天纔算徹底消失。

    據哈爾濱市冰球館制冷機房的負責人馬先生介紹,泄漏的氨氣是從制冷裝置冷凝器裡漏出來的。2004年12月30日6時許,他們上班後發現有氨氣泄漏的情況,馬上將冷凝器關閉並進行了搶修。當天下午,他們就將泄漏的冷凝器搶修完畢,制冷機房已經恢復了正常工作。馬先生還告訴記者,冷凝器泄漏的主要原因是水垢長期腐蝕造成的。他們這裡共儲存了20多噸氨氣,是給冰球館制冷用的。馬先生表示,氨氣是一種有害氣體,所幸當天的泄漏量不大,約50公斤,不會對市民造成大的危害。

    有毒氨頻惹事

    12日,記者來到哈爾濱消防支隊特勤大隊采訪。大隊長陳普民告訴記者,像哈爾濱冰球館這樣使用含氨等化學物質的儀器發生泄露事故在哈爾濱市已不是頭一次了。

    據陳普民介紹,2004年年初,位於哈爾濱市動力區的一家大型冷飲生產企業在維修制冷設備時,氨氣罐發生泄漏。接到報警後,他們出動了4臺水罐車趕到現場。他們在現場周圍設立兩道警戒線防止途經此處的市民大量吸入氨氣而發生危險,並設立水槍陣地在車間內和冷飲廠院內不停地進行稀釋。幾分鍾後,他們在車間內一個制冷用的氨氣罐上找到了漏點,因搶修及時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後來他們對事故分析斷定,可能是由於氨氣罐子壓力大造成的閥門處泄漏。

    據介紹,哈爾濱冬季時間長,一些施工企業在施工時,為防止建築材料結凍,往往在攪拌混凝土時添加了大量防凍劑。防凍劑的主要成分是含氨的尿素,一旦防凍劑保管使用不當,就容易引起氨氣中毒。雖然哈爾濱市目前還沒有發生重大的因防凍劑使用不當造成的氨中毒事件,但由於建築企業這方面的意識較淡薄,小的氨氣中毒事件還是時有發生。

    氨的管理有盲區

    這幾天,家住哈爾濱市道外區保障小區的陳大爺心情一直不好,這一切都緣於鄰居的那家美容店。

    據陳大爺介紹,他家住在一樓,去年5月份,鄰居開了一家美容店,夏天家裡都開著門窗還好些,一入冬,各家都門窗緊閉,陳大爺家就飄來一股股濃烈的洗發水味,熏得他和老伴整日頭昏腦脹,惡心乏力。他與美容店的老板協商,對方說是一些化學試劑和氨水的氣味,對此美容店的老板稱他們也沒有辦法。

    後來,陳大爺撥打了環保投訴熱線。環保部門檢測後發現室外的氨氣含量已超過國家允許的標准值,責令美容店限期整改。

    然而檢測中,環保投訴熱線的工作人員也對記者坦言,雖然近年來我國頒布了一些與室內空氣質量相關的標准,如1996年實施的《住房內氡濃度標准》和《居室空氣中二氧化硫衛生標准》,1998年實施的《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衛生標准》,但是現在我國室內污染標准尚不完整。那家美容店裡的氨氣肯定是超標的,如果超過了國家允許的最大值,美容店是應該被關閉的,可美容店的負責人不同意有關部門進行檢測,環保部門對此也沒辦法,只能對室外進行檢測,這樣檢測的結果只能是限期整改,而無法徹底解決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且對這類美容店使用氨等化學試劑使用不當造成的危害也只能是有居民舉報,他們來檢測,查出問題後纔能進行處理,而如果沒人舉報,環保部門也無權進行乾涉。

    黑龍江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危化處一位姓姜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幾年,省內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加大了對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力度,實施了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經營許可證制度,但這都只限於對生產、經營環節進行管理,而對含氨等化學品的使用還沒有列入管理范圍中。雖然他們也知道一些企業在使用氨上存在著不規范、不安全的問題,但也沒有辦法。

    氨的使用常識應掌握

    談到如何安全使用氨時,哈爾濱商業大學土木與制冷工程學院院長王起霄教授告訴記者,氨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氣體。低濃度的氨使人眼、鼻、口立刻產生辛辣感,引起流淚、流鼻涕、咳嗽、頭暈、頭痛等癥狀。當人吸入高濃度氨氣時,可引起劇烈咳嗽、氣急、胸悶、胸痛,口脣和指甲呈青紫色。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呼吸窘迫綜合征、喉水腫痙攣或支氣管黏膜壞死脫落致窒息,還可並發氣胸、縱隔氣腫。當人吸入極高濃度氨氣時可迅速死亡。高濃度的氨水或氨氣接觸到人的皮膚上,可引起表皮的灼傷、起水泡和壞死;濺入眼中可使眼結膜水腫、角膜潰瘍,引發虹膜炎、晶狀體混濁,甚至角膜穿孔而失明。另外,還有一些人對氨水會產生過敏反應,出現過敏性皮炎或過敏性哮喘等。

    因此要杜絕氨對人的傷害,企業在使用含氨的物質時應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加強對工人的安全知識教育,提高他們的安全生產意識,杜絕違章操作、冒險作業現象的發生。以發生在哈爾濱市冰球館的氨氣泄漏事件為例,其造成泄漏的原因就是因為制冷裝置的冷凝器長期受水垢腐蝕,造成裡面的液態氨漏出來。因此,企業在使用制冷設備時,一定要定期檢查、加強維修。而且如果發現氨泄漏,應及時采取措施搶修,防止泄漏擴大。使用制冷設置、有可能出現氨泄漏的車間通風設備必須良好,萬一氨氣大量泄漏時,應能及時排出屋外,以避免中毒事故的發生;在使用含氨的化學試劑時,必須配備防毒面具或氧氣呼吸器,以便發生危險時有利於人員進行救助。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