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大興安嶺境外采伐 私有民營已經形成『氣候』
2005-01-27 10:40:48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7日電 一粒種子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一點星星之火可以成燎原之勢。塔河縣塔林林場職工高富是大興安嶺第一個以職工個人名義在俄羅斯注冊木材采伐股份制公司的人,也是大興安嶺推行境外采伐機制改革受益的第一人,僅04年上半年,他就在境外生產木材2.5萬立方米,利潤200餘萬元。目前,全區10個林業局28支境外采伐隊伍就有8個林業局20支境外采伐隊伍采取了『私有民營』機制。

    大興安嶺自2000年開展境外采伐工作以來,曾在對俄采伐的組織、生產銷售等環節中沿用了傳統的計劃經濟管理模式,但因諸多不利因素使得境外采伐工作一度陷入了困境。為此,大興安嶺積極探索非公有制的境外管理模式,積極鼓勵引導私營企業、民間資本及職工個人以獨資或股份制的形式參與對俄森林資源開發,推進采伐方式由以輸出勞務為主向采運銷一體化方向轉變,並在資金、政策上、服務上給予了大力扶持,積極向國家爭取來外貿發展資金、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資金,其中,僅外貿發展資金一項,去年,我區的圖強、阿木爾、新林、塔河等林業局就得到了國家1308萬元貼息貸款。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資金主要用於洛古河貯木場、古蓮貯木場等境外采伐的場地、設備的投入上。同時,各林業局也相應的出臺了優惠政策鼓勵職工個人參加境外采伐,如阿木爾林業局、塔河縣對參加境外采伐的副科級以上的乾部,可以享受職務保留、工資不變、待遇不變的政策,極大的調動了職工參與境外采伐的積極性。另外,大興安嶺國際森林開發部積極與國內外企業溝通聯系,主動幫助企業選好境外采伐項目,協調辦理勞務指標、護照及簽證等方面的相關手續,促進了境外采伐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隨著『天保』工程的實施,境外森林資源開發已成為我區森林工業轉向的必由之路,其巨大的經濟利潤、社會效益對大興安嶺的意義深遠。而『私有民營』的經營管理模式又對我區的境外采伐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塔河縣塔林林場職工高富兩年來投資400餘萬元,與俄羅斯企業合作組建股份制公司,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與義務,利潤按投資比例分配,各方權責清晰,利益透明,生產中都能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達到互補雙贏,風險共擔,利益同享,較好地解決了因資金不足制約境外采伐的問題。僅高富一個采伐企業就盤活塔河縣閑置機械設備49臺套,安置職工129人,職工月工資達到3000—6000元,最高時月工資超過萬元。阿木爾林業局職工何靜濤去年出資50萬元,組織了50人的采伐隊伍在俄羅斯采伐,僅用了3個月就獲利20萬元,工人最高月工資達到了1萬元。今年,他又組織了130人的采伐隊伍,機械設備增加到31臺套。在他的帶動下,阿木爾林業局又有3支私人采伐隊伍199人加入到對俄采伐中來。

    『私有民營』機制激活了大興安嶺境外采伐這個細胞,去年,全區境外采伐共完成木材生產30萬立方米,輸出勞務1510人,境外采伐已經成為大興安嶺支柱產業。

責任編輯:隋洪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