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月31日電自去年開放醫療市場以來,投資哈爾濱民營醫院總額已超過7000萬元,已有30多家民營醫院開業,打破了公立醫院一統天下格局。但因各種政策和環境障礙,醫院招不來也留不住醫療人纔,人纔危機讓民營醫院舉步維艱。
『民營醫院是營利性醫院,就是為了賺錢吧?』很多人這樣理解,影響了患者的選擇。醫政部門負責人說,國家醫療改革把醫院分為營利性醫院和非營利性醫院,目的是引進社會資金參與醫療衛生建設。醫院性質之分,實質是一種體制上的需要。非營利性醫院和營利性醫院都需要有盈餘,只是盈餘分配方向不同。
而政策上的影響,民營醫院又招不來也留不住專家人纔。據黑龍江和平醫院負責人力資源的楊亞偉介紹,黑龍江的公立醫院中醫學人纔很難流動,他們只能聘請從公立醫院退休的專家教授,現在醫院20多個科室的負責人有近一半是退休的老大夫。
如何能留住招來的人纔呢?曾經到民營醫院工作的一位專家說,在公立醫院的專家一旦轉到了民營醫院,就馬上成了另類:經常參加各類學術交流的機會沒有了,在各類有關醫療學術機構的任職或地位也沒有了。所以,國內很多到了民營醫院的專家大部分又都返回了公立醫院。在有的城市,甚至一個醫院的整個科室人員從民營醫院集體跳槽到公立醫院,給民營醫院致命的打擊。
哈爾濱的民營小醫院在感嘆人纔短缺的同時,哈爾濱市醫保的拒絕接納更讓他們日子難過。目前省醫保把和平醫院和東北醫院等較大的民營醫院作為醫保定點醫院。可即使如此,據哈爾濱和平醫院門診統計,醫院門診量也僅100多人次。
據了解,目前,在哈爾濱市開業的民營醫院多數是小綜合或小專科醫院。比較大的民營醫院也是各種專科專病的小綜合,都正處在成長期,醫療人纔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在這方面,他們盼望政府的政策支持,期望通過宣傳讓民眾的觀念轉變,通過自身的調整吸引人纔,這些都是他們走出困境的必備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