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月30日電 臨近春節,當其他進城務工人員陸續返鄉時,家住黑龍江省慶安縣的農民於淑芬和幾個同鄉卻來到了哈爾濱當保姆。和她們一樣,很多農民和城裡的下崗職工都看好了春節期間的商機,一改過去過春節呆在家裡的習慣,到城裡找工作。據有關部門統計,哈爾濱市春節期間在崗保姆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四成。今年春節,市民將不會再面對『保姆荒』。
往年一進入臘月,許多外縣保姆就開始紛紛返鄉過年,到『小年』時,絕大部分人都已回家,節日期間市民無保姆可僱。今年臘月以後,很多農民都意識到春節期間保姆工資高,不願錯過這個掙錢的好機會,紛紛放棄回家或者進城打工。
哈爾濱『報達家政』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公司的不少外縣保姆不僅留了下來,還給同鄉打電話,讓她們趕緊進城打工,如今,外縣在公司備案的保姆已增至400人。
哈爾濱市婦聯家政服務中心負責人高興地說:『不少市民也利用春節長假進入家政市場,進一步緩解了「保姆荒」。目前,已有130多名市民到中心報名,要在春節期間當保姆。』『報達家政』也接待了200餘名報名市民,她們都是中年女性,有的是下崗女工,有的現在從事的工作過年期間放半個月長假,為了在春節時多一份收入所以決定當保姆。
已經找到兩份保姆工作的木蘭縣農民張桂蘭說:『過年乾活的服務員能掙雙份工資,一個長假至少能掙500元錢,勤快些就能掙到千元左右。所以我決定留下來,等過了年再回家團聚。』
從事勞動力轉移課題研究的張昆副教授說:『節日勞動力市場人數增加的現象,體現了勞動力思想觀念的更新,這種現象隱含了市場規律,說明勞動力由過去的盲目流動變為現在的尊重市場規律。我們的家政服務部門和政府相關部門,要保護和引導這種新的流動趨勢,做到不短缺、不剩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