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31日電截至2004年末,黑龍江省轉移農村勞動力357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12萬人,增長46%。
這是記者日前從黑龍江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辦公室獲悉的。據介紹,2004年,黑龍江省政府狠抓落實,強力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好形勢,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速度明顯加快,農民工勞務收入明顯增加,轉移就業的環境明顯改善。截至2004年末,全省轉移農村勞動力357萬人,其中,向非農產業轉移251萬人,同比增長39.6%;全省實現勞務收入10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億元,增長63%;農民人均勞務收入580元,佔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9.3%。
黑龍江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黑龍江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進展順暢,呈現出四個新的特點。
一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由農業為主向非農產業轉變。過去,農村勞動力轉移主要集中在大農業內部。現在盡管畜牧業和多種經營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仍然是農民轉移的重要渠道,但數量可觀的農民已轉移到了加工業、建築業、服務業等非農產業。
二是農村勞動力由以當地轉移為主向異地輸出轉變。黑龍江省各地把向省外、國外轉移作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攻方向。
三是農村勞動力轉移由體力型為主開始向技能型轉變。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工開始涉足技術性較強的行業和工種。
四是農村勞動力由分散無序輸出向有組織輸出轉變。過去黑龍江省農村勞動力大多是盲目無序流動,就業成本高,成功率低。現在通過黑龍江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勞務中介組織的共同努力,農民工進城務工的組織化程度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