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2月1日電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春節前,哈爾濱市約有三四十家新建小區和樓盤的開發商通知約5000餘戶居民辦理進戶手續,讓居民在春節前搬新居。隨著居民陸續進戶,關於房屋進戶前投訴也呈現上昇趨勢。
『進戶費』 經不起推敲
據了解,很多開發商通知動遷戶或購房者進戶時,都會向進戶者列出所交費用的明細表,公示繳納項目和費用。位於南崗區一新建小區,在居民進戶前,開發商便列出了收費表,IC卡水表費700元、裝修抵押金500元和兩個年度的取暖費等10多項,並在備用欄中加以注明,稱之進戶者所交的費用,是依據有關文件收取的。
據市物價局經營處有關人士介紹,根據目前哈爾濱市物價部門執行的關於新建住宅居民進戶收取費用的通知,其中對安裝IC卡收費管理系統和煤氣報警器相關規定,安裝時,開發商和物業應與購房者進行協商,在住戶自願的前提下,給予安裝,按技術成本收費。
采訪中得知,哈爾濱市有些文件早已廢止或調整,但個別開發商卻仍在沿用舊規。如,哈價經發14號文件已於去年廢止,市物價局新下發的《關於新建住宅居民進戶收取供暖費的通知》明確規定,開發企業和物業等部門,應向住戶收取一個年度供暖期的熱費,或按月收取,15天以內,交半月熱費等。但有些開發商和物業仍在使用按年度收費的舊規。
『毛坯房』讓入住者犯難
家住道外區的李長治反映,他近期辦理了進戶手續,領取了新房鑰匙,本想年前入住,結果卻令全家失望,由於新房沒水、沒電、沒有煤氣、有線電視,各屋連門也沒安,暫時還不能入住。據了解,投訴的居民根本不指望開發商事前承諾的拖延進戶日期,賠付滯納金的約定,而只是希望開發商協調相關部門馬上解決生活急需的水、電、煤氣等。而一些開發商為了不支付滯納金,便開始趕進度,工期壓縮到了最低限度。於是,有的開發商先交付『毛坯房』,然後再慢慢與住戶協調解決。據房產住宅部門不完全統計,春節前,新進戶的住宅小區和單體樓盤有千餘戶居民在無水,無電、無煤氣使用的情況下進了戶。
急『安置』難覓完善房
市建築質量監督站有關人士介紹,哈爾濱市曾明文規定,要求新建住宅必須安裝好門、窗、坐便器等設施,否則不予驗收。可實際情況卻是,新入戶者大多嫌開發商配備的門、窗質量不好,拆下來隨意扔掉造成浪費。為此,有關部門不再對新建住宅裝修方面做硬性要求。但是,未做任何裝修的房屋售價應低於已做裝修的房屋,購房者簽訂合同時,應與開發商就房屋裝修狀況、售價作出明確規定。
為什麼春節前進戶的居民投訴多?為何問題矛盾在這一時段如此突出?據有關人士分析,每年『趕節』前,開發商忙著讓居民辦理進戶,無非是一邊履行合同;一邊抓住居民新年急於搬新居的心理,而先把一部分急著搬家的居民『安置』下來,待居民反應過來房屋的毛病後,生米煮成熟飯,開發商更是采取迂回態度安撫住戶,住戶也只能是『茶壺裝餃子,有口倒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