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運糧河畔再現滿族風情 民間收集品種數量國內罕見
2005-02-01 11:40:2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哈爾濱2月1日電走遍大江南北、草原戈壁,南崗區菁菁生態園經理李紅歷時10年,收集了3000餘件滿族人民生產生活器物。准備建設滿族風情園。他說,3000餘件藏品,大致可分為兵器、服飾、生產工具、生活工具、玉璽及性文化類等6個部分,每個部分最少有300多件實物,因此,他的風情園能讓游人『看個夠兒』。

    1月18日,記者走進李紅的藏品整理現場,就像走進了幾百年的滿族風情史。從幾百斤重的清代火炮到林立的十八般兵器,從馬拉的木制車轎到古朴的梳妝臺,從色彩鮮艷的滿族服飾到神秘的性文化圖騰,讓人目不暇接。我市一位民俗學家評價:『李紅個人搜集的滿族器物,品種數量在全國罕見,對研究滿族風情史具有極高的價值。』

    1993年,經商出身的李紅在南崗區紅旗滿族鄉東昇村建起了私人別墅,別墅對面的運糧河傳說為金代名將完顏宗弼(兀術)的漕運河。滿族鄉、運糧河,讓李紅這個漢族人對滿族歷史產生了興趣,他閱讀了大量相關史料。1996年,不甘寂寞的李紅投身農業開發,建立了集農業生產農業觀光為一體的菁菁生態園,不少游客向他討教關於運糧河的傳說。受到游客的啟發,李紅萌生建立滿族風情園的想法,通過到外地參觀,李紅發現許多滿族風情園大多處於『一個房間兩幅畫』的狀態,難以名副其實。沒有大量的歷史實物,就不能展現滿族人民的偉大歷史。從此,李紅開始收集與滿族人民生產生活相關的器物。從1996年至2004年,李紅走遍了全國各地,花費100多萬元,在各地的舊物市場及民間收藏者手中『淘』回了3000餘件『寶貝』。其中,有全木制的馬拉車轎、玉石雕刻的佛多媽媽、官衙用的廚具、選糧用的扇車,也有各種兵器及家具,還有大量描摹的春宮圖及性工藝品。

責任編輯:劉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