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2月4日電 春節臨近,省市工商部門3日聯合對哈爾濱市南極小食品批發市場進行了突擊檢查。不料14時執法人員一露面,該批發市場內眾業戶竟紛紛關門停業,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也是花樣百出。
紛紛關門為哪般
14時10分,工商執法人員剛從正門走入批發市場一樓,就引起了業戶們的注意。門口『春生批發部』攤位上,執法人員發現該處經營的『風味辣魚』廠址標識不清,而相鄰的攤位上一種『清水山菜』的包裝上無法分辨生產日期。
正當工商執法人員忙著對此業戶進行檢查時,批發市場內竟紛紛傳來卷簾鐵門落地的隆隆響聲。記者走出攤位一看,剛纔還交易火暴的眾業戶已紛紛關門,有的在自家攤位前觀望,有的擠到正在檢查的攤位前圍觀。
該市場一位工作人員稱,是因為前兩天有關部門來查過,收了很多抽查費,業戶怕了……省工商局消保處的戰處長說,今天只是對節前市場進行檢查,而且工商部門抽檢時,如產品合格,所有費用由工商部門支付,守法經營的業戶不會有一點兒損失。
過期食品也上架
在當日的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該市場內275號等多家業戶的上架食品竟有部分已過保質期,卻仍在架上擺放。部分業主說擺放的只是樣品,執法人員稱,只要上架就必須保證產品在保質期內。後廳12號,營業執照上注明經營范圍為酒類,卻發現出售的一種『香扒雞』且大部分過了保質期。而一攤床上出售的巧克力食品有的沒有生產日期。
在對南極小食品批發市場廳外店鋪的檢查中,一家名為『信心批發部』的店內竟有四家店同店經營,店內看不到營業執照。執法人員令其出示時,店內一婦女稱老板不在,無法出示。執法人員當即責令其於次日去工商部門說明情況。
賣的是啥不知道
在廳外的『中遠』批發部,執法人員不僅在此查出了沒有任何標識的罐頭食品,而且還在貨架上發現了一種連該處的銷售人員也不知是何產品的商品。該商品上沒有任何中文字樣,英文字樣注明產於韓國。據執法人員分析,可能為一種食品添加劑。
該批發部的營業執照經營范圍並不包括日用化妝品,卻在一列貨架上排放了各種日化用品。執法人員稱,這有兩種可能,如果是同一家,那麼『中遠』批發部就屬超范圍經營。如果不是同一家,那麼出售這些日化用品的人就屬於無照經營。
生產日期自己『剪』
在批發市場的653號攤床,業戶正集中出售一種名為『麻辣風暴』的系列兒童食品。在執法人員的要求下,業戶雖拿出了質檢單,卻無法證實質檢單就是這批商品的,而且所有的這類小食品都沒有生產日期。在執法人員的詢問下,一位男業主稱,產品都是進貨後由自己在塑料包裝的邊緣上將事先印上的日期『剪』好,以注明生產日期。執法人員當即責令其停止銷售該小食品。
在當日的檢查中,雖有部分攤床出現各種問題,但該批發市場內143號等攤床的索證索票情況很好,臺賬十分齊全。執法人員表示,將對出現的問題進一步進行處理,同時支持和幫助守法經營業戶,更好的為消費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