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2月5日電3日,記者來到哈爾濱市南崗區民政局慈善超市,正趕上超市給低保貧困戶發年貨。據了解,為了給低保戶和低保邊緣的貧困戶發年貨,該局最近支出近10萬元,從市場上專門購買了米、面、油等。但這些東西,在慈善超市裡平時幾乎很少能看見。目前,哈爾濱市慈善超市發展存在貨品單、規模小、倉儲難、缺資金等問題。
無取暖設備衣物易受潮
南崗區民政局慈善超市是目前哈爾濱市99個慈善超市面積超過100平方米的大超市之一,記者在該局共三層的超市中走訪時發現,超市貨架上擺放的幾乎都是衣物和鞋。超市裡很暖和,地面是新鋪的地磚,窗戶上又安裝了排風。據工作人員介紹,所做的這些都是怕超市內的衣物受潮,記者看了一些衣物,保持得很好。
但在記者連續走訪的其他近10家超市發現,像南崗區保持得這麼好的慈善超市極少,有的根本就沒有取暖設備。『再乾淨的衣物,在潮濕的屋子放久了也不行!』一超市負責人說。
簡陋超市佔九成
在一家僅10平方米的小超市裡,衣物、家電等全都攤放在幾張桌子上,沒有貨架,屋裡冷冷的。據了解,目前,哈爾濱市下發了慈善超市試行標准,規定超市營業面積要超過50平方米以上,要有專門的貯藏間;有專用電話;有洗衣機、紫外線燈等設備,同時還要有必要的包裝設備,貨架等。然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40平方米以下的超市佔到了超市總數的90%%,一空間不夠,二需要資金投入,而且達到這樣的標准還需有專人管理。
吃的用的少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多數超市幾乎都進入一個怪圈,貨架上有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衣物,米、面、油、電器等特別少,這也使得救助品顯得單一。
急需資金助力
哈爾濱市慈善超市從2003年1月成立以來,扶助貧困群眾10萬餘人(次),超市接收社會捐贈款物合計600餘萬元。在采訪中,一位超市人員給記者算了筆賬:以一個佔地面積20平方米的慈善超市為例,每年支出的水電費、人員工資和消毒費用將超過1萬元,在全市超市工作的230名人員中,有專職人員55名,每人月工資486元,全年僅人員工資一項支出就達32萬餘元。
除了人員的開支,超市擴大規模、硬件設施的配備都需要資金來助力。據了解,今年,哈爾濱市民政部門將加大對慈善超市的投入,規范管理。有關人士也建議,慈善超市應建立捐助物資支橕體系,整合哈爾濱市各部門的捐助力量進行集中捐助,為超市良性發展打好資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