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10億轉移路線圖:中行和兩個金錢大盜的背影
2005-02-05 20:30:45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中廣網哈爾濱2月5日消息一連幾個星期,冰城哈爾濱的大街小巷都在談論著這樣一件事:兩個不起眼的小人物席卷超過10億元的資金後,又順利出境。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自從1月15日,上市公司東北高速一紙公告,宣稱其存在中國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所轄河松街支行近3億元的巨額存款失竊後,高山和李東哲這兩個名字就不斷地被媒體提及,不過,在事發近一個月後,河松街被捅破的資金黑洞越來越大,這兩個金錢大盜給人的印象依然模糊。

    高山和李東哲到底是怎樣的人?他們在整個事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又以怎樣的手法騙過所有人,把巨額資金據為己有然後出逃?2月2日,本報記者奔赴哈爾濱,試圖盡可能地探詢已經發生的一切,一路追尋下去,記者仿佛置身於一個深不可測的深淵。

    兩個金錢大盜的背影

    中國銀行河松街支行行長高山是土生土長的黑龍江人,祖籍山東。高雖然一直工作和生活在哈爾濱,但父母妻女卻常年不在身邊,孤身一人的高有足夠的時間去結交很多人。據說,他在哈爾濱的朋友包括三教九流。

    在高山的朋友圈裡,有一個人就是李東哲,而李正是世紀綠洲系列企業的實際控制人。

    知情人士透露,大專畢業的高山原是哈爾濱森特木業有限公司的職工,後來有一個機會,使他得以進入中國銀行哈爾濱分行工作。此時,高山與其舊交——『頗有能量』的李東哲開始密切交往。

    據悉,自中行河松街支行的前身——中行哈爾濱分行新興分理處成立之初,高山便擔任負責人。在高山自己的努力和李東哲的大力協助下,新興分理處爭取到了眾多的存款大客戶,這使得僅有幾名工作人員的分理處業績飆昇。2004年9月,新興分理處昇格為河松街支行,功臣高山理所當然地晉昇為支行行長。

    高、李二人的故事也開始昇溫。

    李東哲是哈爾濱本地人,但是對於這位一系列企業的實際控制者,當地人卻鮮有耳聞。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譚姓資深新聞人說,他與哈爾濱民營企業家打過近20年的交道,但卻從未聽說過李東哲。另一位在哈爾濱投資界有著深厚人脈關系的李先生,在中行事發之前,對號稱『資本運作高手』的李東哲也一無所知。

    本報記者在調查采訪中掌握了部分與李有關的事實,通過這些事實,李的為人和個性也大致呈現於我們面前。

    李東哲,男,朝鮮族,1965年12月29日出生,哈爾濱市道裡區群力鄉人,現年40歲,初中文化程度。李家一家四口,包括父母和一位小他兩歲的弟弟。李的父母都是哈爾濱市郊的菜農,其父曾經擔任過群力鄉某村村長。

    2月3日,當記者來到李曾經生活過的棚戶區時,半年前的動遷改造,已經把這裡變得面目全非。初中畢業後,李東哲就很少回到這個貧窮混亂的地方了,就連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的居委會老大媽也很少見到這個年輕人。在居委會老大媽殘存的印象中,李東哲『個頭不高,尖下頦,頭發濃密,面色陰沈』,與其父有幾分相像。據說,李東哲早年曾在哈爾濱市道裡區新興公司工作過,但後來不知所蹤。

    該居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清晰地記得,2004年10月份,李東哲的父親曾到居委會辦理戶籍證明,言明是為辦理出國手續之用。

    出逃前的李東哲,已經是一個龐大企業群的實際控制人。不過,李東哲的異常神秘,使得其發家史在極為接近他的人的眼裡也是空白一片。據記者調查,他在哈爾濱就擁有近十家公司,包括汽車銷售公司、房地產公司、制藥公司等,而在北京、成都、三亞等地,李更是擁有數十家橫跨幾個行業的公司。在這些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中,都沒有李東哲的蹤跡,但事實是,這些公司的法人代表幾乎都是由與李東哲同齡的哈爾濱人擔任。

    10億資金轉移路線圖

    高山和李東哲制造了中國金融史上又一個驚天大案。中國銀行發言人王兆文日前表示,現在數額依然無法確定,而記者得到的消息是,涉案金額已經超過10億元人民幣,料有更多資金被卷走。

    目前,中國銀行及相關各方正全力配合公安部督戰此案的偵破工作,參與查賬的一位中國銀行哈爾濱分行的人士告訴記者,各方已經迅速成立了一個專案組,所有案件信息均處於高度保密之中。盡管如此,但高、李二人精心策劃的資金轉移路線圖正逐漸清晰起來。

    知情人士透露,現在無人知曉李東哲和高山是在怎樣一個契機下結識了東北高速的董事長張曉光的,但之後他們成為了朋友,私交不錯,還有過合作。2002年9月,李東哲的黑龍江世紀綠洲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東北高速甚至共同發起設立了黑龍江東高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雙方出資比例分別為10%和90%。

    這種關系,使得東北高速的很多大額存款業務自然而然地流到了河松街支行。後來,東北高速把近3億元分成兩個賬戶存入河松街支行,這筆資金原本是要用於黑龍江省從呼蘭到通河縣及大慶外環等地的公路建設項目的,因為後來這幾個項目的主管單位都籌到了錢,所以東北高速沒拿到工程,錢也就閑著沒用。

    『由於是閑錢,東北高速完全可以與河松街支行做一個大額協議存款,因為這樣東北高速就可以要求一個高於市場利息的協議利息。按規定,這筆資金一般都會被要求有一年的「休眠期」——就是這筆錢存到中行後,一年內不允許東北高速隨意提取。』中國銀行一位分行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說。

    這位業內人士介紹說,銀行內部有一種叫『飛單』或『跳票』的融資手段,即用高息攬存的方法(有的甚至被承諾高達20%的高利息),把企業的大額資金套進指定銀行,然後通過各種手段把固定期限的存款劃轉到另一家企業的賬戶上使用,一年後結算時再把本金連同利息『回籠』,從而完成一次交易。

    一般貸方只需將錢以『活期』形式存入指定銀行,然後自己拿著高息承諾的存款憑據。貸方惟一的『代價』是要簽一份書面文件,並加蓋法人印鑒和本單位支票專用印鑒,承諾一年之內不得支取這筆款項。

    河松街支行正是運用了這樣的手段。

    在這個資金轉移鏈條裡,東北高速等企業就是貸方,李東哲下屬的數家企業,尤其是流動資金需求較大的汽車銷售公司和房地產公司就是借方。由於有高山的內部配合,李東哲因此輕松地獲得了近10億元的銀行現金存款。

    而漫長的『休眠期』使李東哲和高山有了充分的時間去轉移這筆資金。

    1.8億元的社保資金表面上看可能就是這種類型。2003年10月存入河松街支行,2004年10月到期,此時高山還沒有滿足,就主動派人上門給社保局送利息,取得信任後,這筆錢又得以續存。

    『但這筆錢的存單是假的,說明這做的是賬外賬,壓根就沒存入賬戶。當然名義上是大額協議存款。』一位熟悉銀行業務的人士分析,『這筆資金可能早已被轉移走。如果那個時候社保局要求取消續存,高山可能帶走的只是1.8億。』

    上述那位中行人士評價說:『從目前情況來看,高山、李東哲卷走龐大數額的資金不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那樣可能早就露餡兒了。但從種種跡象來看,絕對有一個計劃周密,長期准備的過程。』

    正是利用中國銀行內部防范機制的疏漏,李東哲與高山、張曉光等人內外勾結,從事金融詐騙。也正因為如此,中國銀行把『高山案』定性為一起涉嫌內外勾結的票據詐騙案。

    根據東北高速公告,1月27日收到吉林省檢察院逮捕通知書,張曉光因涉嫌貪污被捕。

    哈爾濱一家企業諳熟此套操作的高管推測說:『張曉光與趙慶斌都是犧牲者,他們二人本來可能是因為貪心通過「飛單」融資的形式把企業閑置的資金存入河松街支行,一年後他們個人可以得到一筆豐厚的利息。否則高速公路不會寧願欠著交通銀行的錢不還而拖到年底到期。而出事後,趙慶斌跳樓自殺也是自然的事情了,沒有得到錢反而斷了自己的活路。』

    自殺前,趙是黑龍江省電力開發公司副總經理,同時任該公司下屬的黑龍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山案發後,該公司發現,存在河松街支行的3億元存款不翼而飛。

    據記者了解,在東北等地,很多銀行儲蓄所都會私挪儲蓄資金,不經任何審批把資金劃到融資者手中,而利息全都落到銀行『內鬼』手中。另外中行該內部人士還透露,在分理處和支行能接觸到大量蓋有印鑒的空白票據,但在分行以上卻很少接觸到,這樣基層銀行機構有很便利的造假空間。

    上述那位企業高管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這麼大數額的資金能得以順利出境,只有地下錢莊這一條路最安全、最快。大陸到香港炒港股的資金幾乎都是以這種方式出去的。地下錢莊有固定收費,基本操作手段是,客戶聯系好地下錢莊後,地下錢莊會把資金存到客戶在境外所開的賬戶,當客戶確認資金到賬後,就在境內把資金和手續費存到地下錢莊指定的賬戶裡,交易即告完成。

    有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李東哲和高山就是利用這種方式,通過沈陽西塔的地下錢莊把錢轉移到國外的。

    更大的銀行風險

    哈爾濱城鄉路395號一家尼桑轎車銷售公司,正門玻璃門被哈爾濱市公安局直屬分局用四張封條封住,在寒風中呼呼啦啦被刮得有點破敗,封條上的時間是1月8日。而旁邊牆上的一張通告,則是省高級人民法院應中國農業銀行昆侖支行要求對該公司資產封存的聲明,時間是2005年1月26日到2006年1月25日。據了解,擺放在店裡的汽車,鑰匙已被哈爾濱市公安局拿走,大慶中級人民法院查封了車,另外,還有工人要求賠償。

    這家公司就是李東哲下屬公司之一。本報記者獲悉,目前李東哲在哈爾濱的五家汽車銷售公司已經全部被黑龍江省高院封存,中行、農行和工行三家銀行都來追債。

    據順合汽車銷售公司留守的職工告訴記者,李東哲利用這些公司從銀行貸出大量資金至今未還,銀行派工作人員在公司天天查賬。

    李控制下的一家汽車銷售公司的一名經理介紹說,李是資本運作高手,盡管他有很多房地產項目,但他的興趣似乎並不在賣房上,而是在房貸上。一個廣為傳播的故事是,有一天李在飯店吃飯,聽鄰飯桌的人在抱怨『自己的一處房產賣了好久都賣不出去』,李問了相關情況後,對方出價500萬元,李當場開出支票買下。隨後李把該房產質押給銀行評估5000萬,從銀行貸到3000萬元。而該房產還曾一度被李東哲反復質押。

    他出手地產的另一個項目是,出價4000萬元以重組的名義控制了哈爾濱煤礦機械廠,由順合汽車工業商貿有限公司實施兼並。

    盡管『兼並』已經3年,但李今天依然拖欠煤礦機械廠1000萬元的兼並款,而且,在給付的3000萬元中,包括李用1200萬元的代價就化解了煤礦機械廠拖欠華融資產公司6600萬元的本息。

    煤礦機械廠財務部工作人員透露,雖然機械廠的財務印鑒一直沒有交給李控制的順合汽車掌管,但順合一直免費使用廠裡的房產,而農業銀行的訴狀中,也指控機械廠私下為順合提供貸款擔保。煤礦機械廠的機器等固定資產已經被李的公司拆掉賣掉,而該廠7萬平方米的廠區用地,其現值就在5000萬元以上。地產界的人士說,如果轉為商服用地,增值將在億元以上。

    知情人士透露,李買樓買地後,通過評估公司的高評估,然後從銀行獲得大筆的貸款,而且很多地產項目都有重復抵押的現象,另外汽車公司從銀行貸了大筆流動資金。他估計,涉及的資金超過30億元。

    此時沒有人相信,小學文化程度的李東哲能這麼自如地掌握技術性很強的資本運作。但李在收購煤礦機械廠時,曾宣稱自己在北京擁有吸納了眾多經濟學博士的智囊團。

    在哈爾濱,李東哲的總部設在租用黑龍江省社科院的半棟樓裡,如今這裡已是人去樓空。李逃走之前還拖欠社科院房租20多萬元。在社科院左側就是哈爾濱社保資金管理局,右側則是哈藥集團。

    2005年2月3日下午,一場大雪過後,12路公共汽車在哈爾濱市冰面似的馬路上從河松小區行駛10分鍾,到達李東哲的世紀綠洲總部,從世紀綠洲總部步行50米就是黑龍江省社保局……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