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致富的路千萬條關鍵在動腦 巴彥果梨一凍即增值
2005-02-07 07:45:3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7日電 滿打滿算不到3個月,150個火車皮、上萬噸凍梨從巴彥縣興隆鎮流向東北各地。北到黑河,南到沈陽,市場上凍梨本上是『興隆牌』。

    1月末,記者來到興隆鎮,看到了這個東北最大的凍梨批發市場。凍梨是東北人的傳統年貨,尤其在鄉村。凍梨市場在興隆鎮中心,兩萬多平方米的空地上,分出了好幾十塊,每塊一層層垛滿裝凍梨的玻璃絲袋子,有一米半高,上面插著牌子,張三、李二等等。拉梨的車絡繹不絕。

    這個凍梨市場,開始沒有政府行為,是幾個農民示范帶起來的。十多年前,幾個農民合伙從山東拉回一車梨,梨就卸在院子裡,天冷了,梨就凍了,凍梨賣了,農民掙了,接下來賣凍梨的人就多了,現在滾到了一百多人。

    這一百多人,都搞大發了,每年夏秋之際,出去『頭山』,山東、河北、甘肅,有梨的地方,就有他們的影子。看好果園,簽下訂單,就不走了,一直從摘果到裝車發運。這些地方,倒梨的人很多,但興隆鎮人講信用,很受當地人歡迎,吃飯都給打八折。倒梨大戶張福祥,被甘肅一家電視臺拍了專題片,誇他是搞活經濟的帶頭人。去年10月,他在甘肅六壩鄉一次花14萬元買斷了一個山坡上的果園,每公斤苹果梨價格在0.15元左右,4節車運到興隆鎮變成凍梨批發,每公斤就達到了1元錢,那一把他就掙了4萬。今年他又從甘肅運回十多車皮苹果梨,收入十多萬元,

    凍梨市場形成之初,有不少部門的人想殺雞取卵,收費的左一撥右一撥,盯上了梨車。被逼無奈,不少倒梨戶把梨卸在附近縣城,然後再往興隆拉,成本增加了很多。興隆鎮政府了解情況後,積極協調各個部門,使凍梨市場又緩了過來。

    興隆鎮凍梨市場的興隆,不僅讓一百多梨販子發了財,還使幾百個下崗職工和農民找到了活乾,裝卸車的,跑運輸的,弄個小車搞零售的,形成了凍梨產業鏈。興隆鎮高鎮長說,依據本地的交通優勢,爭取幾年內讓這個凍梨市場發展成有鄉土特色的水果大市場,從而帶動本地經濟的發展。

    高鎮長的話有譜,現在凍梨市場有了變化,今年搞凍梨的大戶,進了二十多個車皮凍柿子,銷路相當不錯。幾天前,張福祥從桂林發回兩火車皮橘子,也成了搶手貨。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